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是靠一己之力實現,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就攜手合作,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未來!
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鋒 :
目前,市政水務投資增速放緩,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水務行業產生了影響。面對疫情,粵海水務堅守“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核心價值觀,千方百計地防疫情,保供水,源源不斷地為全國6500多人口供應安全的優質水,為各地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提供最基礎的支撐。
但從長遠來看,水務行業也會迎來重要的機遇。去年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已多次強調加大包括水利工程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幾天前,習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期間強調,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投資的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為整個水務行業的發展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從行業發展的態勢來看,補短板、提品質是未來幾年發展的機遇。近幾年,我國智慧水務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大大小小的智慧水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智慧水務可以提高生產服務的效率,改變服務模式,降低運營成本,優化管理水平,促進水務事業的發展。
早在2000年,粵海水務便將目光投向了智慧水務的建設,在國內率先提出了智慧水務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對水資源的獲取、加工、供應和回用全過程進行智慧管理,實現全產業鏈的智慧運營。
粵海水務的智慧水務系統已應用于下屬60余家項目公司的生產、管理、供水服務、運營管控等環節,開發出了智慧生產、智慧服務、智慧運營等20余項核心產品,產品和方案均出于行業領先的地位。
目前,粵海水務正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水務建設,下一步將持續為廣大客戶提供強有力的智慧水務服務保障,繼續為我國智慧水務行業的技術進步貢獻新的力量。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
各位水業的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感謝主持人給我這個機會在這里講講新的一年,新的時期,我們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想法。
首先很高興碧水源公司再次蟬聯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感謝E20環境平臺對推動環境產業發展所做的貢獻。
我個人從事環保行業三十多年,談一談在這個時期我們企業的生存之道。從這幾個方面,環保產業要做一些突破。
一是技術突破,在水處理行業技術水平要求是比較高的,在技術上如果沒有拳頭產品,以及核心的技術,能抓住的市場機會是比較少的,同時引領能力也不會太大,所以技術的突破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商業模式,在這樣的形式下也要做一些調整。碧水源經過2018年、2019年,兩年的調整期,目前已經實現了引進央企作為大股東,通過行業的協同,包括資源、人才、資金的協同,來實現再次突破。在這個過程里面,我們跟中交集團做了混改,目前混改已經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商業模式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這樣的變化從過去以環保企業為主,用投資拉動市場這樣的模式,要變成組建生態型團隊一起向投資市場進軍的模式。從水處理企業來講,更多的發揮自身核心技術的優勢、重大裝備的優勢和專業服務的優勢,在結合點上,能和中央企業優勢互補,各取所需、發揮各自長處,這就是在新形勢下我們的發展思路。
當然在今年疫情過后,還有大量市場需要開拓,我們還有很多機會。我們的理解是,這樣的市場,應該是以中央企業為帶動,我們環保公司、民營企業更多的發揮行業技術的優勢、產品的優勢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優勢,去挖掘自身的市場潛力,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時贏得市場利潤。
形勢很好,前景也不錯,但我們要用對方法,用對思路,這樣在市場上就不會被淘汰。
最后希望借這個機會,祝福大家,希望我們正在蒸蒸日上的環保行業,老朋友、新朋友,都能夠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讓自己更加壯大,同時為國家環保事業和水處理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安雪松:
大家好,很高興能在E20環境平臺與大家共同探討水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并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2019年外部環境變幻莫測,中國經濟面臨著下行壓力加大,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的大環境,國內生態環保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發展承受更大的壓力。
雖然面對很多挑戰,光大水務仍然緊緊抓住行業整合與調整帶來的機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作為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為主業的環保企業,光大水務始終秉承“情系生態環境,助力美麗中國”的企業使命,堅持資本推動整合,創新引領發展的發展思路,已逐漸形成水務行業全產業鏈布局,主營業務涵蓋原水保護、供水、市政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中水回用、流域治理、污泥處置,同時精專于項目投資、規劃設計、科技研發、工程建設、運營管理等領域。
2020年,中國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面臨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沖刺和考核之年,面對更堅定的頂層指導,更完善的政策環境,更嚴格的行業監管,水務企業將要負重前行,在各類挑戰中摸索方向,搶抓機遇,才能破繭而出,實現新一輪的發展。
近年來,投融資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企的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過高,同時在行業的變化當中,特別是水環境、PPP浪潮當中,很多民企深陷債務危機,導致經營困難,出現“國jin民tui”,我認為這是階段性的現象,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在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域,水務企業都有各自的優勢,國企有國企的資源,民企有民企的機制。
我相信在未來,水務行業健康、長久、可持續的發展,國企和民企都能發揮各自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國jin民tui”和“民jin國tui”都是階段性的現象,不必把它夸大。
近年來,政府推進減稅降費政策,對于有些地方政府的財政支付構成一定壓力,但是我認為減稅降費對于政策的實施,對實業企業來講是利好的政策,有助于企業未來的健康與茁壯發展,同時也會對地方形成更好的稅源,對政府、對當地企業都是利好的政策。政府的支付能力我認為是暫時的困難,長期而言是良性的發展態勢。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