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曾在《中國環境產業》說過:縱觀數十年的發展與升級,環境產業就像一個偉大的傳奇。公認有極大的前景,卻從來沒有真正壯大。如供水、城鎮污水、污泥等等不同的細分領域,在產業大勢的沉浮之中,也都有著自己獨特邏輯和發展故事。E20環境平臺特別挑選部分領域,結合產業脈絡,講述領域發展以及代表企業的故事,透視產業規律。本期特別刊發城鎮污水市場,供大家參考。本文共分四部分,本篇為第三部分。
目錄
Part 1 序曲
1、鵬鷂環保創業故事
2、文一波的中華碧水計劃
Part 2 風口與機遇
3、首創股份與它的湖南模式
4、北控水務的混改樣本
5、碧水源+創業板:資本與技術的盛大聯姻
Part 3 做大的誘惑
6、東方園林引爆行業危機
7、11家名企鏖戰溫州地下污水廠:低價競爭端倪初現
8、卡車拉標書的阜陽水環境項目;資本狂歡的頂峰
Part 4 涅槃后的新局
9、外資半謝幕,光大水務收購青島威立雅
10、環境民企遇挫,國資并購潮起
11、三峽集團與長江大保護
相關閱讀
Part 3 做大的誘惑
隨著部分先行企業的發展效應,讓更多外部資本目光投向了這里。同時,由于民眾對于環境質量的日益重視,從國家層面,也為治理效果定下任務表。
此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讓環境治理進入效果時代;后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推出,將民眾感受和治理效果提上了新的高度,帶動了水業市場迎來高速發展的新機遇,水環境治理成為市場熱點。《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吹響了提標改造和污泥處理號角。《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俗稱43號文),對2008年以來愈演愈烈的投融資平臺模式舉起了手術刀,PPP開始被委以重任,部委及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出PPP項目庫,市場上掀起PPP熱潮。
在一波政策的推動下,環境產業的風口大開。國際化、資本化、互聯網、生態化四重力量推送環境產業變革與重構。單個項目投資發展到了十億、百億級城市投資,資本體量及杠桿不斷加大。在此情況下,環境企業的雄心和規劃也隨著市場的變化水漲船高。但也可以看到,隨著單體項目規模越來越大、資金需求不斷增多、環保要求逐漸趨嚴,企業承擔的風險也在加大。
06 東方園林引爆行業危機
早在進入環境領域之前,東方園林在園林圈內就已赫赫有名。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2010-2013 年,東方園林實現了4 年十倍的飛躍式增長。
東方園林的掌舵人——何巧女,身高1.55米,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卻也帶一種雷厲風行、強勁飛揚的氣場,和她的企業一樣引人矚目。圈內熟知她從“盆栽公司”到“園林大鱷”的發展故事,知曉她為接通資本曾付出的努力及短暫失敗,熟悉她時常說出的美麗愿望和豪言壯語。
從何巧女的過往言論中可以看出,她一直心存做一個“大企業”的英雄夢想。創業之初,她就自己許下一個愿望:要在中國100個城市打造100座最美麗的公園。后來,她說:“我要讓我的員工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員工”。她還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看到董姐姐(董明珠)之后,我想我還能再干20年!”
出于對大企業的執念,她甚至在20年前栽過一個大跟頭。
2001年,“創業板就要推出了”這條消息像一劑強心針,打在當時的民營企業界里,引起無數人熱烈的想象。激動的何巧女聯系了好幾家券商,每一家手上都有很多企業在排隊。當時何巧女想,到2002年下半年,最晚2003年年底,東方園林就應該是一家創業板公司了。
為此,她幾乎是沒有克制地在全國各地承接項目。業務從苗木供應到設計再到施工,縱向一體化全線鋪開。2003年,東方園林在12個省市承接了80多個項目,員工迅速擴張到700多人。而就在東方園林向創業板沖刺的同時,在納斯達克泡沫破滅,監管層無限期推遲推出創業板。何巧女驀然驚覺,在“上市”的迷夢中,公司擴展速度,無論資金、管理、人才,都遠遠超過了公司所能承受的極限。園林企業預付款很少,做每一個項目,都需要自己先墊資。接下來便是主動戰略收縮:撤掉各地的分支機構,無力完成的合同立即終止。往日聚集在她身邊的眾多人才迅速地風流云散。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