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2019年水務市場在不同地區的分布,從項目數量分布看,中部地區占比最大;從項目金額分布看,東部地區占比較最大。
再詳細分析水務PPP(含特許經營)在不同省份的分布,河南、山東、廣東、湖南、云南、貴州等地是項目發起較多的區域。另外柱形圖標記為紅色的部分是三峽在2019年獲得項目的主要地區,包括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等地。
對三峽來說,它所承擔的長江大保護任務在水務的整個市場占有半壁江山。從左圖可以看出,在2019年水務市場,來自長江經濟帶的水務PPP(含特許經營)項目占比接近50%;另外需要關注的是三峽集團所獲得的水務PPP(含特許經營)項目,水務PPP(含特許經營)項目中三峽集團所占比例并不太高,但如果將水環境PPP項目單獨分析,三峽集團在長江經濟帶占據非常大的比例。
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是三峽集團所履行的長江大保護責任,也注意到早在2016年E20研究院所揭示的環保PPP四分類中b類即市政污水處理基礎設施項目和c類即水環境的PFI項目在競爭邏輯上的不同。
2017年我們揭示過園林公司、建筑型央企等公司與傳統A方陣在水環境c類項目中開始逐漸平分秋色。在2019年水務市場競爭主體中,平臺型國企(包括中央級平臺型國企,比如三峽;各省、市、縣級平臺型國企),他們占據水環境c類PFI項目的35%,建筑型央企占比19%,應該說這些具有平臺屬性的大型國企、央企已經占據c類PFI項目中標總份額的一半以上。再看2019年市政污水市場競爭情況,A方陣投資運營企業占比超過50%,依然占據這個行業的主導地位。
因此可以看到,這兩類PPP項目內在的競爭格局、內在的競爭邏輯有很大的區別。
報告的第二章是關于新出現的EPCO模式和PPP之間出現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分析。
通過E標通采集數據觀察水環境領域近3-4年項目釋放的變化,可以看到在2018年及以前、2019年水務PPP項目占比超過20%,但到2020年第一季度只有4.29%。這些項目數量的變化多與2020年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考核大限臨近有關,觀察發現珠三角釋放的水環境項目更多采用EPCO形式。第二張圖可以看到,PPP項目下降的同時EPCO項目大幅上升,第三張圖將水環境PPP和EPCO單獨對比,趨勢更加明顯。
從水環境PPP和EPCO項目數量上來看,在2016-2019年間,水環境PPP項目在2017年高峰之后出現大幅下滑,而EPCO項目在2019年大幅上升。
那么,上述這些項目都被誰拿走了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伴隨著不少園林公司的暴雷,在水環境PPP項目也就是c類PFI項目中,園林公司份額直線下降,平臺型國企份額直線上升,A方陣份額也在下降。而近兩年新增水環境EPCO項目中A方陣獲得了1/3的市場,重新奪回了它的影響力,C方陣以及其他公司也獲得了一定份額。
第二章節PPT揭示的是伴隨著2020年年底的到來,水十條中所規定的黑臭水體對各地政府的大考臨近,在相對富裕的珠三角地區,甲方更多的開始選擇更具有專業運營能力的企業,因此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A方陣開始獲得更多的主動權??梢妼τ谝粋€水系治理的統籌規劃、建設、運營等專業能力的集成,而不僅僅是融資,在效果時代的背景下,使這些企業獲得了相對的競爭優勢。
除了以上所談以外,在存量市場上,還有哪些機會呢?
由左圖可以看出,近年來市政污水增量逐漸平緩;右圖可以看出,市政供水增量也增加有限,那么A方陣投資運營企業新的機會在哪里呢?
E20研究院數據中心專門編寫了《市政污水商機密報》。密報指出,伴隨著2020年疫情帶來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下滑,將會有更多存量資產被A方陣企業瓜分,我們較早動手開始分析每個省的市政污水存量資產相關信息并編制《市政污水商機密報》,中間這張圖較為詳細的展示了這本報告的分析邏輯,這本報告將特供給我們的圈層企業。
對于工程商和技術商,也有相應的產品,E20研究院水業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市政污水提標改造》報告,通過分析流域的管控、環保的要求等,逐省分析了市政污水提標改造的空間,近期也會送達圈層企業手中。
下面到了最后一章也是關鍵的一章,評選揭曉環節。
通過E標通和評選數據,我們得到三張最重要的圖。第一張,多年來國企和民企的比例圖;第二張圖,水業十大影響力入圍企業占據總規模的份額,占比近50%;第三張圖,帝都雙雄北控水務和首創股份占比十大影響力企業的比重為50%,這些在一定程度體現了馬太效應。
下面是詳細的數據,本次評選將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的業績按照不同維度進行了排名。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