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2008城市水業戰略論壇已經成功地落下了帷幕??梢哉f今年的城市水業戰略論壇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技術層面,都帶給了參會者們一場精彩的“盛宴”。會上,各大水業同仁們各抒己見,積極互動;會下,大家就自己關心的問題與行業伙伴們進行了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最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晚上,諸多參會代表集聚一堂,對水業政策與市場中包括溢價、水價、污水收費和融資等熱點問題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溢價問題
在談到溢價問題時,通用技術咨詢公司董事薛濤表示,公司一直對溢價持謹慎的態度。薛濤解釋到,資產轉讓是一個符合現實狀況的歷史過程,不管是誰都不要去指責別人,懷疑這個事情有多大的陰謀,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不能在一起想一個解決方案。包括環境產業基金的籌備和發起,包括水價成本監審辦法的制定,大家都是想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互相指責。國融大通國際財務顧問(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慧則認為溢價這個概念是一個旁支末葉的次要話題。對于曾經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溢價這個問題,李智慧解釋到,“其實反對的是溢價背后那些非法行為?!崩钪腔鄢姓J,對國資委來說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其天職,能夠溢價幾倍確實是天大的好事情。但是他指出,大家更應該注重溢價的核心環節,就是改革之后,企業如何履行公共服務職能。
水價問題
水價可謂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也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來自青島銀河集團的代表首先表示,水價問題是整個污水處理行業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同時,他談到提升水價需要考慮很多的問題,由于現在提價機制不完善或者說在實際當中操作性不強,水價的提升很難實現。
李智慧也表示贊同,他說,每一次調價都是一個極為艱辛的過程。所以應該有一個從上而下的制度機制來保證它,那就是水價與成本的聯動機制建立,而這個聯動機制建立的前提是成本公開,成本公開可以使政府直接約束供水企業不正當的行為。同時他分析了現行的行政定價方式的弊端,并強調水務行業的定價機制涉及到行業生存和發展的戰略利益和核心利益,十分重要。
來自中環水務的代表從供水和污水兩個角度談了對水價的認識。他強調說,“整個成本監審辦法到底是監審誰的價格,這個問題要很明確。”他表示,現在制定成本價格監審辦法,等于強化了政府在里面的權利,強化了政府監管,如果不把政府應有的義務一并考慮,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一個局面。
清華水業政策研究中心傅濤博士則著重強調了一點,成本不等于價格?!坝媰r成本是價格的基礎,但不等于價格。”傅濤博士說。他解釋到,發改委是負責制定政策的,同時又是個宏觀調控機構,所以價格就被賦予了宏觀調控的職能。當宏觀調控職能失靈時,就用價格來控制。對于成本監審,傅濤博士說到,希望其形成法規來起到約束的作用,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各部分相互推卸責任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融資問題
青島銀河集團的代表由衷地發出感慨:“融資真得很困難!”他介紹,在銀行貸款、土地證的辦理和政府關系方面都會存在著一定的瓶頸。來自桑德集團的代表也提出,現在整個融資成本不管是BOT也好,TOT也好,更多依賴于間接融資,但間接融資的成本非常高,而現在搞的高溢價也好,低溢價也好,導致回報很難滿足融資的要求。并提出希望可以出臺一些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或者國家財政給一部分資金來扶持;或者從收費政策和支付層面上,利用區域化聯合來提供保障。
同時,各方代表都對產業基金持支持的態度,認為環境產業基金的推出是相當必要的。在融資的問題上,傅濤博士說,“政府承諾給你錢,實際上它的承諾是值錢的,但它可能現在付不出來,這就需要一個金融工具的設計?!备禎┦勘硎?,既然大家都在講證券化,就必須有一個集合的平臺,集合起來以后,然后集體做。
污水處理費的問題
首先。傅濤博士對“水價”和“水費”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詮釋。他指出,污水處理的價格不是水價,它叫做水費。污水處理費是從政府財政拿過來的,而供水不同,供水是由百姓付費的。
青島銀河的代表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說到,“山東有15個污水處理廠,其中將近一半收費不到位。”他提出,新成立的環保部的功能應該到位,第一要嚴格執法,第二要搞好服務。這位代表解釋到,環保部在執法問題上和服務問題上有雙重作用。污水處理企業必須達標,而需要支付的費用必須到位,不付費就一定要通報。他提出:出水達標就一定要收費到位,并希望直接給污水處理廠提供補助。
中環水務的代表也表示希望把污水處理費列為財政的優先支出,來穩定投資人的信心。
此外,中環水務的代表對污水監管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對于額外排污的企業,要建立污水處理設施著實地降低COD,或者通過購買排污權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李智慧則在特許經營條例上談了自己的認識,他認為,特許經營條例實際上是規范它的股東利益最大化和公眾利益優先,這兩個矛盾的一個法律依據,法律的武器。但現在的問題是,特許經營條例是一個部委規章,而我們希望的是它的效力可以升級,上升為法律或法規。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