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水業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點投資領域,以其投資量大、沉淀性強的投資特征在城市投資結構中占有相當的比重。政府部門對城市水業的投融資機制設計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隨著城市水業的改革和發展,價值鏈的變化帶來了全新的產業模式,來解決污水處理領域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問題,其中蘊藏著無限的商機。在4月2日舉行的2008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特別設置了污水處理新產業模式的討論單元,嘉賓們對DBO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作為主持人首先介紹了三位對話嘉賓,他們都是行業里的資深專家——得利滿公司中國總裁喬蓬、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韻、環保產業資深人士許國棟。得利滿公司在中國市場上比較有資格講DBO,因為它在國外做了很多DBO的項目;其他兩位嘉賓來自DBO的不同環節,各有擅長領域。就DBO的定義來說,D就是設計,B就是建設,O就是運營,三者一體化。DBO在中國是一個新生事物,但也不是沒有,石家莊橋西污水處理廠就曾經用過這種模式,天津塘沽也有使用,不過,這些都是個案,沒有普遍推行。
傅濤介紹,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第二十四條中提到,要推行污染治理工程的設計、建設和運營的一體化模式,鼓勵排污單位委托專業機構承擔污水治理或者設施運營。其中隱含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提到了設計、施工和運營一體化的模式,這是本次討論的主要議題——DBO模式?,F在看來這個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不僅應用于工業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應用于市政污水處理。新建市政污水處理設施主要的模式是BOT,建成以后的污水處理廠則可以采用TOT形式。這兩種形式在這幾年發生了一些變化,國家發布大的規劃之后,會有大量的投資,國家在投資領域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地方政府也在謀求各種資金,出現了一種情況,很多原來打算采用BOT形式的項目,一些項目公司對其跟蹤很久之后,由于投資模式的改變,就終止了合作。這就是今天討論DBO的模式的背景。另外,在污水處理這樣的市政建設領域,投資主體有一定變化,政府投資、基金投資、專門財務投資人的投資都有一席之地,BOT的適用性產生拓展。同時,政府部門的監管也逐步到位,這就迫使一些公司認真面對經營問題。根據這樣的發展形勢,傅濤預言, DBO形式將是三五年后污水處理領域的主流模式之一。
喬蓬說,多年來,DBO模式是得利滿在各個領域、各個國家一直做的主流模式,但是在中國沒有做過。DBO模式非常簡單,其優點顯而易見,它要求承擔這個事務的機構對價格、工藝、質量負責,相當于把一件事情交給一個管家,讓管家負責下面的設計、建設和運營。如果有問題,不管問題出在哪個環節,無論是工藝設計,還是設備質量,還是運營過程,總歸都要DBO的責任主體負全責。
所以,這是它的優點,即責任主體比較單一,比較明確,風險全部轉移給DBO的主體,三個過程由一個責任主體來完成;最后一點也非常重要,在投標的壓力之下,DBO的責任主體往往會選擇總體項目建設成本比較低,同時兼顧長期運營成本比較低的一些工藝。另外,DBO還有其他特點,它要非常清晰地界定責任范圍,招標的過程需要很仔細地去規劃,一般要有專業的咨詢公司介入,法律的框架要比較明確。
喬蓬認為,DBO在中國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所以合同非常重要,在合同里必須詳盡地規定責任和義務。
DBO模式采取風險分擔的原則,在合同結構的設計上,會明確“DBO的責任方不應該承擔商務風險,DBO不解決資金問題,DBO只解決效率問題”,所以建設費用、運營管理的固定費用,都應該在建設完成之后由業主付給建設方。
得利滿近幾年在世界各大洲做的一些DBO的業績值得一提,如在阿聯酋迪拜獲得一個污水處理廠項目,設計建造加上10年的運營。另外在智利,有一個70多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常規的工藝、設計加5年的運營。在印度,有一個100萬噸的水廠,4年運營。在埃及開羅也是污水處理廠,這是 150萬噸的水廠擴建,3年運營,擴建工程是2年運營。還有澳大利亞的佩斯海水淡化廠,設計、建設和25年的運營。
張韻說,我們國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時候,已經把DB,也就是說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叫EPC,然后是DB和PC以及PM,作為一個項目管理總體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當時是說以技術密集型或者是以設計為龍頭的工程總承包的推行,主要是在化工和石油行業,這幾年逐步推到了各行各業都有DB的形式。從中國的情況看,勘察設計行業目前工程總包做DB的模式,已經占到了50%以上。在國際上,據預測,DB和DBO的形式在2010年能到50%,再往后達到50%到90%的趨勢。也就是說,國際、國內都有這種趨勢。
張韻也談了自己對DBO模式優缺點的看法,她認為,目前在我國這種體制下,比如說北京排水集團、上海排水公司這些都是非常專業的運營隊伍,在這種模式下做DBO,推行是有困難的,在中小城市推行DBO可能更可行。
許國棟說,對于DBO模式,他自己已經感受到了市場需求。客戶大致從兩方面的需求來考慮:一種是服務的延續;第二種是真正追求整體效益,追求整個生命周期或者相當長運營周期當中整體的效率。目前可以看到,一些企業客戶確實需要DBO的模式,另外就是中小城市和新的城鎮化地區,非常缺乏專業化隊伍,這些地區的政府客戶對DBO也有一定的需求。
如何在DBO模式當中創造價值呢?許國棟認為,針對我國的現實情況價值創造可以從兩方面說:一是運營本身,現在運營應該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需求。在運營過程當中,運營的技術、運營的管理、運營的企業、運營的組織,這對于價值創造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另外一個價值創造是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尤其是設計過程中的價值創造,這個價值創造在我國有相當大的一個空間。
編輯: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