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夯實民生福祉
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終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達到農村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美麗鄉村建設涉及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和大量建設項目,必須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堅持尊重民意、維護民利、由民作主原則,注重由農民群眾自己決定村莊整治建設等重大問題,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協調和保護好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一呼百應”、建設美好鄉村的生動局面。安吉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民生優先,共享發展成果,大力推進城鎮公共服務不斷向農村基礎延伸的同時,加快推進公共服務供給由“擴大覆蓋?;尽毕颉疤嵘齼群\發展”轉變,在美麗鄉村基礎配套、精品建設中不斷夯實民生福祉,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幸福指數。
(三)堅持標準化建設,確保建設品質
通過構建框架完整、有機配套、動態靈活、社會參與的標準體系,安吉縣將標準的理念、標準的方法、標準的要求和標準的技術應用于新農村建設的各個領域,并總結提煉出美麗鄉村建設的通用要求和細化標準,即《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增強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操作性、科學性和社會參與性。標準化規范了美麗鄉村建設的質量、流程和責任,使整個美麗鄉村建設在具體的實施中更完善、更科學、更合理。同時,標準化對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的通用領域提出了規范性參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麗鄉村建設效率,降低了探索成本,加快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
(四)堅持全域化推進,強化因地制宜
堅持科學謀劃,通盤考慮,致力于推進環境、空間、產業和文明相互支撐、一二三產業整體聯動、城鄉一體有機鏈接,力求全縣美麗、全縣發展。一是空間上全覆蓋。把全縣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把一個行政村當作一個景點來設計,把每戶人家當作一個小品來改造。由點到面,連著點,串成片,千村千面,由盆景到風景,全覆蓋,一個不落下,全縣187個行政村就是187幅風景畫。二是形態上抓特色。按照尊重自然美、側重現代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四美”原則,體現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景。三是建設上重聯動。在鄉村抓美麗鄉村創建,在集鎮推風情小鎮建設,在縣城創優雅竹城精品,形成城、鎮、村立體化推進格局。
(五)堅持“一屆接著一屆干”,久久為功
從2001年確立“生態立縣”,到2008年開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再到黨的十八大后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安吉始終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始終把資源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作為發展的主軸,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各種業態的美麗經濟,造就了強勁的可持續的發展后勁。美麗沒有終點,2017年,安吉縣委縣政府又提出了建設“中國最美縣域”的發展目標,把美麗鄉村上升為美麗縣域戰略,旨在實現由局部美向全域美、環境美向發展美、外在美向內在美的升華,繼續為美麗中國的實踐添磚加瓦。
來源:選自《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建設》,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7月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