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珠海市環境科技投入,包括人員投入和經費投入,爭取國家、省科技資源向珠海市生態科技建設傾斜。加強與生態保護相關的課題研究,增強生態科技儲備。實施節能環保產業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推動環保產業鏈上下游整合以及橫向聯合,大力發展環境服務綜合體。依托現有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循環經濟工業園等平臺,推動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以環保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在東西北地區形成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特色的產業集聚帶。
四、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專章
(一) “十二五”工作完成情況
“十二五”以來,按照《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珠海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扎實推進危險廢物規范管理,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保持在100%。
1.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
2013年到2015年,我市產生危險廢物分別為9.48萬噸、10.51萬噸、12.55萬噸。2013年,綜合利用量為4.46萬噸、處置量為5.02萬噸;2014年,綜合利用量為3.25萬噸、處置量為7.26萬噸;2015年,綜合利用量為2.65萬噸、處置量為9.9萬噸,安全處置率均為100%。
2.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扎實推進
為配合全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制定下發《珠海市全面推進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規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現有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均制定危險廢物應急預案。推進危險廢物監控管理平臺建設,切實加強對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和經營企業從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到處置實施全過程的規范化管理,為建立全市危險廢物數據庫奠定了基礎。 “
3.規范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管理
“十二五”期間,全市共有9家危險廢物處置企業,為規范環保部門對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申領單位的審查和許可工作,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要求,實行專家負責制,在危險廢物經營企業評審過程中,專家除進行資料審核外,還必須進行現場核查,并提交現場核查意見。珠海市范圍內所有危險廢物都由具有危險資質的公司進行轉移。以保證發生突發事件時將其污染減至最低,危害性最少。通過采用專項執法行動、聯合執法行動和日常監管相互融合的方式,按照分區負責與分專項負責的原則,按期開展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抽查、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定期巡查工作,查處和糾正了一批不規范經營的行為。
3、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工作有較大進展
“十二五”期間,珠海市醫療廢物焚燒廠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采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醫療廢物處理設備和煙氣凈化設備,實行全自動控制,配備在線檢測系統,日處理規模為5噸/日。目前全市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運營體系初步建立,滿足全市醫療機構各類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置?!笆濉逼陂g珠海市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收運率100%,無害化處置率100%。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危險廢物處置出路難。
目前珠海市工業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處理類別比較單一,基本以綜合利用為主,產生范圍較廣的HW49廢抹布、HW13廢有機樹脂等處置類危險廢物需依賴轉移到外市處理處置,2015年,轉移到外市處理處置的危險廢物比例超過60%。隨著全省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顯,轉移外市難度不斷增加。
2.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環保意識薄弱。
許多危險廢物產生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守法意識淡薄,少報、漏報甚至不報現象嚴重。危險廢物轉移后,轉移聯單報送滯后,導致管理部門無法及時掌握危險廢物轉移動態情況。
3、固體廢物監管能力仍顯不足
固體廢物管理手段較為單一,主要以行政手段為主,沒有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在政策制定方面,缺乏對資源回收與利用產業的有力扶持,缺少固體廢物源頭控制減量化的有效措施。固體廢物管理信息數據庫尚未建立,統計數據有待完善。固體廢物環境監測未納入環境監測體系之中,對固體廢物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突發性事件準備不足,以接警處置為主的環境應急模式亟待向常態管理轉變。固廢管理基礎性工作薄弱難以滿足決策需要。
4、管理部門缺乏分工合作
固體廢物作為一個環境生態要素由不同部門分管,管理“異體化”現象凸顯。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分工不夠明晰,管理上很容易出現漏洞,存在著交叉錯位或缺位管理現象;部門間信息交流和共享較差,缺乏有效的綜合協調機制,造成了廢物全過程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5、危險廢物鑒定能力不足
隨著危險廢物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以來,涉及危險廢物的案件和突發環境事件的數量不斷增加,在具體調查取證過程中,由于鑒別機構少、鑒別時間長,已成為阻礙兩法銜接、提升司法效率的主要矛盾。
( 三) “十三五”主要任務
1. 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
加快推進富山工業園的珠海市斗門區永興盛環保工業廢棄物回收綜合處理有限公司的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的建設,力爭在2016年底前,投入使用。加快高欄港經濟區中信集團大型危險廢物綜合處置中心項目建設,力爭在2018年建設完成。積極鼓勵現有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通過技術改造等手段,提升擴大原有危險廢物處理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建處置設施,鼓勵已自建處置設施的企業,在有富余處理能力的條件下申領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協助處理周邊同類型企業危險廢物。
2.實施危險廢物全過程管控。
加強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的規范化管理,嚴格落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建立完善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清單。加強對危險廢物持證經營單位監管,嚴禁無證經營。加大現場核查力度,嚴厲打擊和查處涉危險廢物的環境違法行為。完善危險廢物跨區轉移機制,全面推行危險廢物轉移運輸全過程GPS跟蹤監控,深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轉移行政審批改革,積極推動實施電子聯單,完善管理信息系統,到2020年全面實現危險廢物產生、轉移、經營、處理處置的全過程電子化管理。構建市、區、鎮三級固體廢物管理體系,加強固體廢物監管機構建設。加強危險廢物鑒別能力建設,提升危險廢物鑒別水平。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