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6-27 09:38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谷林
雖然與傳統處理方式相比,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有一定的優勢,國家也在政策、資金等多方面進行了扶持,當前的市場在一些支持者看來,也充滿了想象的空間。但由于其起步較晚,在技術、運營、監管等多方面的體系構建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有待完善,甚至有一些隱憂至今未被重視。
前不久,履新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不到一個月的海螺集團原董事長王誠被查。而在兩月前的3月份,海螺系海螺環保在港股上市。海螺環保分拆自海螺創業,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危廢服務供應商。(相關閱讀﹕海螺集團原董事長王誠被查,曾帶領“海螺系”布局環保自救)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是在填埋、焚燒和土地利用等傳統的固廢處理路線之外,水泥工業提出的一種新的廢棄物處置手段,即利用水泥企業的水泥回轉窯,將滿足或經預處理后滿足入窯要求的固危廢在進行熟料或水泥生產的同時實現對固危廢的無害化處置。
相比傳統的垃圾焚燒,水泥窯協同處置工藝僅需對原水泥窯進行改造,不僅建設周期短,而且投資和運營成本也相對更低。煅燒時,其爐溫可高達1400-1600攝氏度,相對能更好地分解有機物、避免酸性物質和重金屬揮發,以及二噁英生成。因此,在水泥企業遭遇產能過剩,不得不錯峰生產的時候,轉型進入環保行業便成為很多企業的共識。
而在我國,危廢領域,歷史欠賬較多,企業處理能力不足,市場需求大,這與水泥企業的需求更好地契合,更多的水泥企業選擇進入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領域。這些年,特別是2017年后,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海螺環保之外,金隅集團、塔牌集團、華新水泥、冀東水泥、臺泥國際、東方希望等中國水泥知名企業都紛紛涉足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市場,并且在危廢處置之外,將業務拓展至一般固廢、污泥、醫療廢物以及土壤修復等領域。
政策頻出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
據了解,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歷史悠久,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1974年加拿大的Lawrence水泥廠將聚氯苯基的化工肥料作為替代燃料用于水泥生產的實驗,開創了水泥窯協同處置的先河。后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也進行了相關研究和實踐。1994年美國已有37家水泥企業處理了近300萬噸危廢。2000年,歐盟發布了與水泥窯協同處置相關的《廢物焚燒指令》。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歐洲水泥窯協同處置的相關標準和技術體系已經相對完善。
我國的水泥窯協同處置起步較晚。1995年,北京水泥廠率先在我國開展水泥窯處置危廢的試燒實踐。2005年建成第一個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
2006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鼓勵水泥廠作為固廢處理綜合利用企業;2013年,國務院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推進水泥窯協同資源化處理廢棄物。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各項相關政策,鼓勵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具體可見下圖﹕
水泥窯協同處置迎來高速發展
在政策的利好之下,水泥窯市場也迎來了自己的快速發展期,特別是在2017、2018年,市場實現了大的飛躍。
2017、2018年間,很多水泥企業在自己作業之外,紛紛選擇與環保企業合作跨界環保市場,以優勢互補,開拓新市場同時強化自身的環保專業能力。
如2017年12月,海螺創業與危廢龍頭且有東江環保進行股權合作,在共同推進廣東省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布點后,將在全國范圍內共同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項目發展。2018年1月,臺灣水泥巨頭臺泥國際與東方園林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合作之外,有一些公司則以并購方式介入環保市場。如上市公司金圓股份2017年正式轉型環保產業,聚焦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以并購方式,在兩年之內,先后收購了四川天源達環保、重慶埠源環保、潛江東園深藍環保等企業大部分股權。
據相關統計,2015年以前,我國水泥企業中僅有16家獲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截至2017年10月,具有許可證的水泥企業有37家。截至2018年12月,全國共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許可證約64個,處置規模達到408萬噸/年。2018年,新增26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新增規模166萬噸/年。據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2019年,危廢焚燒類處置量從2016年的153萬噸上升到426萬噸,其中水泥窯協同處置量也由43萬噸上升到179萬噸,占比從28.1%提高到42%,覆蓋省份達到27個,市場發展迅猛。
在企水泥企業高歌猛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市場期間,危廢處置的價格也大幅下跌。對此,E20研究院固廢產業中心首席分析師潘功介紹,危廢處置市場的價格下跌,主要因為危廢市場更加商業化,隨著市場發展、競爭企業日益增多,價格下跌是必然趨勢。水泥窯協同處置因為建設周期短、運營和投資成本低。水泥以較低價格進入危廢處置市場,也是拉低危廢市場價格下降的原因之一。在別的危廢處置企業處理費為四五千每噸的時候,水泥企業可以做到1500元左右。
因為從進入伊始,水泥企業危廢處置的價格就處于相對低位,所以危廢市場整體價格下跌,對水泥企業影響并不是很大。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凸顯了水泥窯處置危廢的優勢,促進了水泥企業進軍危廢處置市場的信心。
2020年初,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包括中國,但對于環保企業來說,可謂利弊交織。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