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井文涌12日在中德水管理研討會上作主題發言時指出,當前,中國面臨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問題的雙重壓力,強化流域的管理是解決中國水管理和水污染控制的必由之路。
井文涌在題為《中國水管理與水污染控制的幾點思考》的發言中說,現在缺水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資源型的缺水,二是水質型的缺水,三是工程型的缺水。這三種缺水是并存的,制約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在發言中,井文涌重點講述了如何解決水污染的問題。他認為,強化流域的管理是解決中國水管理和水污染控制的必由之路。具體來說,因為流域是一個完整的復雜的水環境系統,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各種形式的水在流域地理范圍內通過河道、網區、湖庫、地下水系統、水工程和水生物生態系統等,組成了一個完成的復雜的水環境系統。
目前,中國在流域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忽視流域的自然屬性和流域生態系統的平衡性。比如說水環境系統失衡,湖泊的萎縮問題,原來長江中下游通江大湖22個,因圍墾而消失天然湖泊近1000個,湖泊容積減少600-700億立方米,相當于三個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這就意味著,遇到嚴重的氣候變化或者自然災害,就沒有三個三峽水庫的庫容,遇到旱可能就是旱上加旱,遇到澇可能就是澇上加澇,所以這就是水環境生態系統的失衡。二是流域管理上的部門分割和地區分割。三是如何解決流域上中下游地區重大利益關系。四是水污染治理資金不到位,歷史欠賬太多。因此,要解決中國的水污染問題、水資源問題,一定要從流域角度來治理。
在發言中,井文涌指出,要充分重視流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問題。同時,要根據中國的國情來創新流域的管理機制。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