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07-16 10:10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洪臣
近來,新質生產力成為各行各業熱議的關鍵詞。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其概念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
3月29日,在“2024(第二十二屆)水業戰略論壇”上,王洪臣分享了他對如何推動污水處理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看法。他認為污水處理行業要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不僅要推動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還要關注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水平提升。
王洪臣
01發展新運營鍛造污水處理新質生產力
王洪臣首先認為,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基礎設施,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發展新運營,高效運營好這些設施,是污水處理行業最重要的新質生產力。
“新運營”新在何處?
王洪臣認為,目前污水處理廠運營,進出水水質只是檢測COD、BOD5、SS、NH3-N、TN、TP等主要指標,過程檢測僅有DO、ORP、MLSS、MLVSS以及污泥性狀等狀態指標,且以上檢測與曝氣、加藥、排泥、回流、除渣、除砂等操作缺乏動態量化關聯。總體上,污水處理廠目前處在“望、聞、問、切”的中醫式運營。另外,對運營故障及低效“亞健康”運營也缺少有效的排除手段。中醫式運營是必要的,也很有成效,但離真正的精細化、低碳化、智慧化運營要求還存在差距。
新運營是在現有模式基礎上,強調水質特征化以及過程速率檢測,強調“精細、超前、準確”等特征,動態把握當前狀態并及時進行調控及改造,使污水處理廠效能始終處于最佳化的運營新范式。新運營進行“理化檢驗、影像內窺、病理檢查”等“西醫”式診斷,通過“在線切除”、“透析”等手段,使運營處于最佳狀態??傮w上,新運營是“中西醫結合”的運營模式。
王洪臣判斷,隨著城市更新以及減污降碳協同等相關政策的發布,有關部門將會加大對現有處理廠進行綠色低碳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在這樣背景下,政府對國內5000多座存量污水處理廠更新改造的支持力度會加大。在此情況下,全行業應共同探索新運營,共同發展新運營,鍛造污水處理新質生產力,推動現有水務設施實現二次經營。
02發展新運營的一些探索
會上,王洪臣介紹了他自己團隊關于新運營的一些初步探索。
污水水質特征化
污水水質指標是污水處理工藝設計、運行優化、運營監管以及模型應用的關鍵環節。污水水質特征化(wastewater characterization)是對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水平、組分特征、轉化潛勢等的解析,是支撐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運行優化、水質管理、處理特性預測的信息集成。
王洪臣介紹,進水水質特征化國際上已開展多年,但國內在研究尤其是運營實踐中尚不多見。與其他行業對原材料的重視相比,污水處理行業對進水這一“原材料”的把握程度還遠遠不夠。運營中只檢測COD、BOD5、SS、TN、TP與NH3-N等幾項常規指標,不能從根本上把握水質特征,無法滿足污水處理廠新運營的需要。
污水水質特征化除了對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在形態及性質等維度上進行深度剖析,還要對硫以及堿度等影響運營效能的指標進行檢測。剖析深度既要滿足精細化調控的需要,又可在運營實踐中可操作,是需要探索關鍵。我們初步構建了以精細化運營為目標的污水水質特征化指標體系,并提出了實際可操作的方法集。
王洪臣舉例說明了污水水質特征化在運營中的重要性。一些污水處理廠進水碳氮比雖然很高,但仍需大量外加碳源,運營評估中當然受到質疑。殊不知,進水中難降解有機物比例較高,碳源高但有效碳源不高。即使可降解有機物比例較高,如果顆粒態或膠態有機物比例高,可用于生物脫氮或除磷的有效碳源也不會高。因為,顆粒態或膠態有機物需要瓦解、水解、酵解三個階段才能轉化為有效碳源,而厭氧或缺氧段的停留時間不足以完成這三個階段??傊?,開展污水水質特征化是精細化運營的基礎。
開展細渣細砂分析檢測
王洪臣說,污水處理廠進水含有大量渣砂,現有預處理設施設備只能去除1mm以上的粗渣和200u以上粗砂,而1mm以下的細渣和200u以下細砂可占到總渣砂量的60%以上,這些細渣和細砂對后續工藝影響很大,既導致設施設備的纏、磨、淤、堵,也降低生物系統的效能。王洪臣團隊系統提出了細渣細砂的分析方法,開發的SSgo?渣砂油一體化快速去除裝備可將100u以上的粗渣粗砂和細渣細砂一并去除,大大提高污水處理系統整體效能。
編輯: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