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論壇上表示,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水資源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要確保可持續利用,須因地制宜地做好開源節流、工程調蓄、污染治理等綜合開發。
王浩院士介紹,目前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17.6%,低于全國平均值,從水資源供需角度看,長江流域骨干調蓄工程仍顯不足,水庫總調節庫容僅占流域水資源總量的8.4%,不能很好地對水資源進行年內、年際重新分配,以豐補枯,也不能更大限度地把洪水資源化,造成枯水年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從水生態環境角度看,長江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年均輸沙量為5億噸,中下游地區水污染有加重趨勢,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濕地面積萎縮明顯,河口海水倒灌等幾率增大,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蘇錫常和杭嘉湖地區已形成總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的漏斗。
王浩表示,要確保長江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必須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為根本出發點,以保障水資源安全為重點,因地制宜確定不同區域的保護開發利用機制,長江上游的重點應放在加大蓄水工程特別是控制性骨干工程的建設上,中游則重點挖掘節水潛力,實行排污總量控制和水資源統一調度,下游則要加強水污染治理和河口地區綜合整治。同時,要堅持“開源節流并舉、節水優先”和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保障長江流域供水安全。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