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長江水資源保護局了解到,未來2-3年,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將采取一系列新舉措,以應對目前保護與開發矛盾日益尖銳、社會發展需要和公眾環境意識提高對長江水環境提出更高要求,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已對長江流域產生影響等嚴峻挑戰。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的新舉措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努力創新水資源保護的體制機制。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將與地方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形成信息共享、協調有序的工作機制,共同做好水源區的保護工作。同時,推進水功能區分級管理、長江委與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在重大水污染事件方面的事權劃分等方案的出臺。二是夯實基礎,開展省界緩沖區立碑工作,加強對省界水體的水質監控力度,對水質連續嚴重超標的省界斷面,向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進行通報;大力加強生物監測,在做好巢湖、滇池、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等重要水域的藻類監測試點工作基礎上,積極推進全國重點湖庫的藻類監測工作。三是加強水資源保護能力建設。將著力推進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遠程實時監控系統建設,選擇事故易發區、省界水體和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長江口等重要水域開展水環境遠程監控的試點建設;積極推進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為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奠定基礎;加強科研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努力提高科研平臺建設水平,推進部級流域水環境重點實驗室建立,加大水資源保護科研能力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強科技支撐能力。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洪一平說,擴大內需給加強水資源保護能力建設爭取更多投入提供了新機遇;國務院在批復水利部的職責中加強了水資源保護工作;中央正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水資源保護經費條件得以改善,這一系列措施使我們更有信心面對新的挑戰。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