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薛濤:效率與公平—產業轉移下的工業水處理機會

時間:2024-09-18 10:13

來源:中國水網 ? ?

評論(

1726627991797995.png


接下來,簡單看土地財政肯定是難以為繼,地方政府債務持續上升,這些數據不用講,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今年將有一些大的動作,我們擬和湖南大學成立地方排水體制機制研究中心,而且在公管學院。我去年就談到過,環境學院沒有人懂公共管理,只懂環境科學和環境管理,那是管污染物排放的;而商學院沒有研究環境產業的,有人研究小米、研究手機,但所有的商學院都沒有研究環保產業商業模式的,公共管理學院目前是中國最不接地氣的學院,好多東西不讓研究。所以我希望和左健老師在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研究,能夠在我們廠網一體化,以及再生水等的機制上形成一些點狀的突破,為緩解企業依賴財政模式造成的困境發揮一些作用,而這樣研究結果和圈層企業之間的交流可能放到今年9月份上海熱點論壇,大家可以進一步關注我們相關的動態。

1726628295766019.png


再來看“115號文”,邢總(詳情點擊:從“成長期”邁入“成熟期”,行業未來需求的表達將更真實、理性、差異化)提到115號文,115號文對我們影響比較大的,回來想看這些文件,無論是當年發改、財政的特許經營,到后來PPP,到現在EOD,包括自然資源部的ROD,E20我和傅老師都是深入參與者。總體來看目前115號文熱點問題,大概幾條:

第一點聚焦使用者付費。“115號文”所針對的基本都是有財政補貼或者財政支持的公共事業部分。

第二點是優先選擇民營企業,水務項目中要求民營企業占股30%以上。這是針對當前民營投資比例下降,政府所做的引導和推動。

第三個全部采用特許經營模式。

2023年2月,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清理核查工作啟動,新的PPP項目推薦全面暫停。從嚴格意義上講,2023年2月以來至115號文發布之時,不應該有任何新的以PPP、特許經營、BOT、TOT、ROT、BOOT、DBFOT等各種名義實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115號文發布之后的此類項目應按照115號文要求進行開展。

E標通監測,無論是2023年2月以來,還是115號文發布以后,均有大量環保領域特許經營項目中標。E20研究院數據研究中心結合115號文對2023年2月以來項目的合規與否進行數據分析,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回報機制、政府補貼、保底量、項目公司股權等維度。后續不合規率相關數據,會結合E20研究院水業研究中心、固廢研究中心、供水聯盟所分析的典型案例共同形成《PPP合規密報》于2024年推出。

1726629574666064.png

這是115號文的典型項目,比如我們看到上圖,項目D中,對管網進行收費,這是違背發改委綠色價格機制文件的。B項目中直接說明“本項目不對民營企業占比強行要求,只做鼓勵”。以上這些數據和案例分析,我們都會形成BOT特許經營合規密報,只對會員公開。

但是,光去抱怨政策是否接地氣有用嗎?沒有。去年年底固廢論壇上李煒講的很好(詳情點擊:德勤李煒:PPP新政下,固廢行業的應對策略),我們不得不去適應政策背后講的趨勢,這個趨勢是什么呢,就是企業不應該再過度依賴地方政府財政。作為污水特許經營公司,必須適應一些需求變化,比如我們要換位思考為什么“保底量”會被終結,因為它確實可能造成一些建設后無法正常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持續存在,包括北控水務也曾今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們當然可以簡單的將責任推給政府,政府沒有建管網。但是,是不是在保底量的機制下,企業缺乏動力去推動政府及時把管網建起來,或者說我們在獲取項目的時候,都沒有認真調研是否存在真實的需求?所以,當保底量存在的時候,確實會誘導社會資本利用特許經營協議及銀行融資的便利,過度建設了一些設施,這難道不就是所謂的政府隱性債務么。我們現在的困惑在于,以前特許經營大家都特別喜歡,是因為那是建設部發的126號文(《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6號))所管轄的范圍。2014年財政部介入了以后,PPP的主導權交到了發改和財政的手中,這兩個都不是行業主管部門。所以,國家發的文件是只考慮環保嗎,當然不是,還得考慮交通、地鐵等其他領域,而“保底量”在交通上產生的巨大的債務是不可估量的,跟污水處理廠保底量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反之,國家發一個文件也不可能只考慮到交通。所以一定會存在“一雙鞋穿不到很多人腳上”的情況。這就是客觀情況,我們只能適應它。適應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建議,當保底量取消時可以有兩個方法來弱化影響:第一個換成壟斷權;第二個采用階梯水價方式,細節水務公司都摸索出來了。

1726629598928230.png

但是我們要想的另外一個問題,昨天上午孫明華總(詳情點擊:王天義、孫明華、金鐸、趙笠鈞鼎力推薦TA)說我們書比較難懂,可能能讀懂我那本PPP書的人不超過300人。在書中重點分析過,特許經營二分中核心差異在需求風險和行政壟斷權的授予。這樣經驗的形成是在跟光大王悅興老總當廠長的時候,在濟南第二污水處理廠單一來源采購談判中,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要求濟南第二污水處理廠收集范圍內所有污水在未來25年都歸光大所有。當時作為甲方代表的我提出了可以要這樣的壟斷權,但要取消保底量,兩件事不能同時存在,最后光大(詳情點擊:王悅興:后特許經營時代,光大水務如何塑造發展新優勢)還是選擇了保底量。反之,當我們被取消保底量的時候,我們可以要壟斷權,這樣我們就把污水變成類似供水的業務,因為企業享有壟斷權,就得承擔需求風險。這個比較深的理論,在我2016年寫的書已經講得非常明白。

背后是什么?目前看一個行業大趨勢,取消保底量讓我們社會資本,對需求風險更有分析、承擔甚至是管理的能力。實際上,未來我們公用事業投資,將要學會承擔越來越高的需求風險,因為政府已經不再是一個可靠的甲方了。我們的污水處理的商業模式將從b轉換到a,甚至從小a到大A。比如再生水業務,目前再生水業務的發展實際上已經進入到(工業)供水領域,供水政府不保證使用量的。再生水企業必須去關注下游工業企業的生存狀態,才能更好的進行業務的拓展。這是企業在做增量中,想要擺脫依賴財政付費的局面索要付出的代價。而這樣的代價,就必然帶來企業的管理、員工的績效考核等多方面變化,這些變化其實就是能力升級。所以擺脫財政,我們收入從來自G變成更多來自B,這點對投資公司是巨大的挑戰。

1726629621880492.png

剛才提到的再生水,在我們與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同研究幾個方向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廠網一體化怎么做,怎么付費、怎么監管、怎么將分散街道財政、區財政的購買服務的錢拿到水務集團。

1726629670126729.png

為有效解決我國市政排水體系在體制機制、運維管理等方面的壁壘和困局,形成中國式現代化下可持續發展的排水體系,為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標桿性引領,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E20環境平臺聯合行業研究機構、區域性水務公司,共同發起了 “市政排水體系可持續發展”行動。9月5日,“市政排水體系可持續發展”行動啟動儀式在2024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舉行。(詳情點擊:探究水務體系升級之道,2024上海水業熱點論壇開幕

第二就是再生水怎么在一個地方落地。未來的再生水一定不只是我們原來理解的那個形態。上午李文生總(詳情點擊:進入“后增長時代”,合續科技如何用最簡方式解決復雜問題?)也談到他對廠網重構、分布式成為長期化中再生水可能產生新的業態。一個地區的再生水利用,要通過政策、產業、缺水(程度)這三個角度看。產業決定用水需求,而缺水是再生水利用的最根本的推動因素,又分為實質性、資源性、季節性。我大概在三年前論壇上專門講過再生水的分析(詳情點擊:22年水業戰略論壇薛濤:三生萬物,再談“再生水”),目前來看不同城市已經產生點狀突破。商業模式形成是再生水最核心的基本動力,而動力涉及三個部分,第一,某個地區再生水主導企業的屬性?是北控(A方陣)還是北排(B方陣),每個城市都不一樣,每個企業在每個城市的再生水戰略也會有區別。第二,價費機制是根本,這里面又有政府定價和企業協商定價,這兩種情況都對我們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而原水或者是工業供水的價格又會對我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第三,最重要的是管網,我發現再生水能推動的城市,基本上政府財政承擔大部分管網修建的責任,否則再生水落地的難度是很大的。某些地方企業也可能會參與管網建設。以上這幾點,都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

1726629796595038.png

在具體模式方面,我們研究包頭模式、寧波模式和深圳模式等。鑒于時間有限,我們不再詳細說。我們近期就要去寧波進行深入調研,他們作為在水利部典型再生水利用地區評價中第一名的一個南方城市,并且看上去是一個富水(不缺水)的城市,是怎么做到的。寧波水務集團污水由于十年沒調價是虧損,但是通過再生水業務使整個排水板塊是盈利的,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年會推出《再生水的體質機制分析報告》,給會員使用。

1726629837722445.png


這張大圖是我特別做的,三句話,“避險看財政,基礎看人口、趨勢看產業”。本來這張圖我是想選任澤平,但是他說的三句話跟這個不太一樣。無論從地方政府財政,開拓到更多工業企業付費的項目,還是做到多元化經營,產業的發展其實是所有選擇的中心,我們下一步將談到產業。

1726629996650369.png

產業的轉移、迭代和升級,新機遇、新發展、新需求不但決定再生水、決定工業水的配置,甚至決定一個地方財政的可持續,甚至產業決定房價。我們看到產業到底怎么轉移?面對中美貿易沖突、地緣政治的變化、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什么變化?傳統認為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升級,是這樣嗎?其實非常復雜,很多東西不好理解原因是真相往往非常瑣碎,真相需要花很長時間挖掘的,如果做不到這點,以及不具備由淺入深、化繁為簡的能力,很難預判站在未來看現在。

1726630110283706.png

我們看東部的情況,傳統理解東部正在或者已經鏈條式、整體型、集群型向西部、中部、東北轉移,大方向邏輯說的沒錯,中國13億最大的優勢,可以不往東南亞轉,可以往中西部轉,這是一般的理解,實際都這樣嗎?其實還可以再分析。

1726630149754514.png


在分析之前,我提到這次演講標題中所提到的基本矛盾體就是公平和效益。我們理解供水集團的困難,包括理解特許經營公用事業企業的困難,很多東西都藏在在公平和效益里。比如說國資委對對地方水司的要求是發展,實際上是要求效率,但是政府又要求企業做基本公共服務,有時候也不考慮企業盈利問題,所以公平和效益在公用事業行業沖突是特別明顯的。回到剛才說的產業轉移,為什么東部的大城市會向外轉移產業?有時候也是被逼的,比如北京。我們去看一些國家發展規劃會發現有矛盾體同時發生,一方面在鼓勵中小城市發展,另一方面要保證大城市圈的發展,兩個脈絡的文件來回打架。如果鼓勵大城市圈發展會提高效率,東京大圈、巴黎大圈都知道,這是無法替代的,巨大城市一定會有巨大的要素集約和生產力提升的作用,但是就會影響公平,所有的其他城市都被吸干了。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又會發文件鼓勵中小城鎮的發展。而在這樣的沖突之下對我們產業擾動不可思議的影響,這樣的影響也帶來真相的瑣碎。

1726630626851244.png

我們為什么要關注產業轉移呢?去年水業論壇我講了工業是碎片化藍海,是高度變動的,而這樣變動原因,對比市政就是因為有各種產業升級、轉型、轉移,這樣轉型轉移下治理需求不斷產生又不斷消失。大概就這四種:產能增加、產能升級、外部轉入、本地搬遷、包括入園。這兩年關于江蘇分質治水要求工業企業入園,給我們很多做工業,包括園區污水處理BOT的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

首先,我們來看東部。東部的典型特征其實不是我們想象的全部轉移走,是高端回流。

1726630682499898.png

右側是我們分析的東部省份重點的行業,非常瑣碎、非常多,今天不可能每個展開給大家介紹,我會挑其中一兩個講一講,我們報告會給大家展示什么復雜、碎片化藍海的局面。

1726630864655701.png

這張圖非常有意思,展示的是從2003年到現在(2022年最新數據)東部地區各個省市的工業規模占比變化,到每個省份和直轄市都不一樣,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區最早呈現出加速流出的過程,有的反彈又回來了,有的還在原地。有微笑曲線比如浙江、廣東、北京,北京最近又掉下去。但是我最近看一篇文章,雷軍小米的成功挽救北京汽車行業,至少在北京上邊加幾個點,否則北京制造業基本流的差不多。大的方向可以發現一些邏輯,比如天津貴為沿海直轄市,竟然被“屈辱”的放到12個暫停基建的省份里邊,為什么?化工大爆炸以后導致產業流出幾乎不可遏制,也有招商環境和燈下黑的問題。再比如江蘇為什么振蕩,蘇南向蘇北轉移,而不是向省外,這是江蘇“散裝”的特點帶來的,所以江蘇振蕩是內部發生很多結構的變化。浙江和廣東比較典型的高端回流態,都是回流高科技嗎?也不一定。

1726630948421450.png

再詳細來分析長三角地圖這三個省市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變化情況。早期(2003-2008年以及2008-2016年這個時間段)大部分情況下,勞動密集型產業都是在流出的,但最近幾年也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流入。這些細節描述對我們分析和預判每個細分領域的變化以及工業結構調整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1726631143354427.png

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黃金行業——生物醫藥。美國對中國封鎖主要是兩個領域,主要一個電子類、一個生物醫藥。包括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在美國所遇到的挫折,現在我們都在他們主要關注華為、關注汽車,其實我們需要關注生物醫藥突破頂端天花板的時候也有不少典型案例。生物醫藥板塊上我們分析了17個國家戰略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產值、綜合增長率等的發展情況,有一些相當潛力,而且多集中在東部地區。

1726631449736936.png

另外回到環保行業來看,醫藥行業產生高COD、高氨氮、高鹽分廢水處理的要求,也會產生一些新型污染物,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商業機會。當然,我昨天說了略有遺憾,昨天上午我發布的三分鐘的數據中,對十大影響力企業的分析,顯示來自工業廢水收費比例顯著下降的,也許這是留給民營企業分的蛋糕。

1726631236178741.png


那么來看西部,西部一定都是落后產業轉入嗎?也不一定。

1726631478414849.png

1726631484448342.png

這是西部省份,當然我們基本邏輯都是西部地區承接來自東部的傻、大、笨、粗的產業,其實不止如此。我們看到上述是西部地區要發展的典型重點行業,其中不乏一些高科技產業。在工業廢水領域,很多人在新疆發現特殊的機會,無論投資運營還是技術,工業廢水零排放等等,新疆有錢,而且產業很多相當高端,而且也打通了很多高端鏈條,這兩大高端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1726636051283135.png

再回來看鋼鐵產業,是不是東部的鋼鐵產業都在往西部轉移。產業分析為什么那么復雜?你要分析產業跟上下游制約有關,才能了解這個行業現在發展的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簡單看鋼鐵行業本身,生鐵和粗鋼的產量呈下降趨勢,而鋼材的產量仍保持上升的趨勢,從產品的產量的變化也能略微窺探出當前鋼鐵行業調整的方向,鋼鐵行業也在向中高端的方向發展。另外,還從下游看鋼鐵用戶需求變化,比如汽車,我們這兩天提得最多的SU7、雷軍等所代表的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2019年以后汽車產業高速增長,也拉動高端鋼材需求增長。當然,有增長的行業,也會有疲軟的行業,所以要分析產業考慮連帶互相的影響。

1726636086896175.png

那么,鋼鐵產業是一定發生了大規模的東部轉移到西部么,雖然西部地區,不管是要素成本、環境容量上相較東部都有較大的優勢,但從各地區粗鋼到鋼材的產量數據看,2016年到2023年我們發現發生了部分轉移,西部的比例在上升,但絕對不是我們想的那么快速,為什么轉移某些省份?跟省份稟賦有關,畢竟一切不是按規劃在做,而是按商業規律運行。

1726636130400132.png

鋼鐵行業有很多新的需求,包括新基建的要求,也包括環保的升級,再包括再生水的需求。

1726636204196545.png

在鋼鐵廢水處理技術上,焦化廢水處理是我們現在高難廢水處理特別關注的一個領域,還包括鋼鐵廢水零排放,以及整個水系統的全流程管控,這是我們環保企業關注的重點。

1726636661266949.png

再來看中部,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承接著東、西部地區,所以中部具有較強產業轉移的承接能力,以及本地產業升級,甚至包括園區再行組織。所以中部用一個關鍵詞說它的產業轉移,叫左右逢源。當然,如果我們做的to G業務的來自財政付費項目,中部則叫左右不靠。自己錢不多,(中央)財政也不給錢,這就是中部。

1726636804348277.png

我曾經跟賽萊默分析過,他們的最佳客戶在哪里,要么就在東部,買得起貴的泵的地區,看中他的品牌、產品的長期的有效性;要么就在西部,西藏拉薩這些地方,哲蚌寺就用過賽萊默的泵。為什么?因為這些地方有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高端工程、高端項目。反而在中部,銷售成績不如東、西部。類似的,可能哈希也要關注這個現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中部塌陷,這個說的是財政。


1726636744779154.png

1726636754626575.png


但是說回到制造業,中部卻在相對好的位置,很多制造業中部一直在崛起,我們舉幾個例子,比如造紙,我們專門研究了造紙行業,因為原材料、交通、水資源等各種要素上的優勢,湖北在的紙和紙板的產量是一直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的。從整個行業來說,由于限塑令和人均紙品消耗量等因素,全國的造紙行業未來仍有增長的空間。因此也帶來了造紙廢水的機會。從造紙行業頭部省份的分析看,除了浙江外,其他幾個頭部省份的產量較為穩定,基本頭部省份還是集中在東部,而湖北這個后起之秀也在迎頭趕上。可以看到,造紙在東部的局部省份是發生了一定的轉移,但原因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


1726636877224493.png

另外一個是汽車行業,安徽汽車行業高速發展,帶來合肥財政很好,在合肥做項目園區包括對財政的要求,如果追逐汽車行業廢水都會帶來很好的機會,包括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1726636914316711.png

中部區域工業水治理,總體來看產業規模擴大和原有產能擴大,包括上下游聚集,以及園區重振蘊藏很多很好的機會。

1726636939745141.png


最后說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產業的升級。

1726637220558147.png

1726637127793245.png

對于東北大家愛恨交織,有點投資不敢去。但是這次地緣政治東北占了很多優勢,來自北方的原油供應,東北石化方面發展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地緣優勢是主題詞特點。

1726637287392614.png

1726637294494097.png

東北的石化產業發展有幾個方向,目前有序推進減油增化,減少煉油增加化工,提升精細化工,所以原油加工量在下降。每個省又不一樣,有自己定位主導升級的產業,包括高端精細化工在黑龍江成功的,而吉林要做轉型中間有些方面并不突出能夠獲得預期效果,遼寧在石化領域的營收是有明顯增加。這背后也是相關零排放的機會。

1726637343457260.png

在一些新興的產業上,比如黑龍江的石墨明顯增加,這與其本地資源稟賦有很大關系,也與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關系密切。另外,吉林的生物醫藥得到高速發展,遼寧的集成電路有一定的增長。

1726637373419308.png

所以在石化廢水上不用多說,這是蘇伊士最優勢的領域,石墨加工廢水這樣的訴求也給我們環保企業一些創新的機會。

1726635889850410.png

我們一直想工業領域只說工業結構,其實工業商業模式和它的業態在工業廢水領域很難琢磨的,比如我們能把工業將每個領域就簡單的平等對待嗎?不一樣,我們在環保圈工業廢水有三代公司,第一代萬邦達,第二代剛剛摘牌的博天,第三代倍杰特。我們說工業廢水誰是代表,一定是這三家,因為他們做的是煤化工的零排放。為什么煤化工零排放能產生這樣的皇冠效應,我覺得這跟用戶畫像、用戶結構有關。所以我們也試圖在報告中間逐步描繪出是用戶結構與環保業態的對應關系。

1726635822696533.png

這里邊有廢水實際處理難度等差別,以及行業規模大小的差別,包括各行業企業平均營收的水平和資產規模等。企業越大產生大型項目可能性越大,這需要跟環保排放和生產技術一起來看。平均資產規模當然石化最大,為什么石化廢水處理中沒有產生萬邦達、博天和倍杰特這樣的企業,因為他有自己的軟壁壘,只有蘇伊士國外品牌突破壁壘扎進去,而煤化工行業是沒有軟壁壘的,相對而言它是個新行業。

1726635775909952.png

所以來看誰是最好的甲方,也就是說機會和市場在哪里最多。有商業維度,包括進入難度、行業規模、收入水平、競爭程度等;也有技術角度,包括處理難度、處理流程長短等等,這是我們初步研究呈現。未來我們將進行更多深入研究,為每個工業領域做出詳細的畫像,而這樣畫像放在我們工業報告里,限于時間就講這些。

1726635737631853.png

這是我的視頻號,歡迎掃碼關注。如果關注我們詳細分析和解讀,包括PPP、行業觀點,可以在我的視頻號和E20視頻號中找到,謝謝各位的聆聽!

1726635701100952.png

這是我的團隊。


12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