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E20環境平臺共同主辦的“2024(第十六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在上海正式開幕。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智創高質,共商新制——探究水務體系升級之道”,旨在攜手地方水務企業、技術界、產業界力量,共同探討在建黨百年向建國百年跨越的過程中,在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在智啟新質的驅動下,水務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上午9時,論壇正式開始。
薛濤
首先,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客座教授/沈陽工業大學客座教授薛濤代表論壇主辦方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他表示,上海水業熱點論壇自2009年舉辦以來,持續關注水務行業縱深領域熱點問題,匯集了業內權威專家的最新思考、代表性企業的發展經驗和優秀項目案例,已成為水務行業重要的思想性平臺。論壇成功舉辦15屆,相繼收獲了《污泥處理處置系統解決方案》、《中國污水處理市場機會識別地圖》、《水處理服務1+6“領跑者”標準》等成果;組織了污水處理雙百跨越、面向未來的100座“雙百跨越”標桿污水處理廠比選等活動;發起污泥產業促進聯盟,并在上海泰和污水廠落成了首座兩山科匯館·污泥專題館,推動了行業的穩步發展。
在過去的二十余年里,水務行業高速發展成就非凡。從無到有,環境治理效能和企業專業化水平提升,人居環境改善,我們正在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整合,從大力建設轉向精細運維。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新的挑戰隨之而來,地方財政減收、控債壓力增加。隨著低碳和循環經濟等要求的提出,在廠網一體化的整體推進下,廠網提質增效、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循環利用以及排水體系體制機制和技術管理的可持續問題尤為突出。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市場治理需求持續深化,對于行業來說,健康的體制機制乃是發展永續的堅實根基,更是實現多界面參與主體有機協同的關鍵所在。通過服務升維,全力提升基礎環境服務質量,而智能化升級也將為產業升級帶來全新的機遇和動力,標準化和智能化將共同筑牢產品的認同基礎。
高質新質,探索水務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作為新質生產力的載體,水務行業也在探索新質動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徐祖信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祖信以“上海水環境治理提質增效重點分析”為題進行了發言,她提到,從污水處理規模分析,上海污水處理容量滿足污水處理目標要求,建議暫時無需大規模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泵站溢流放江主要由于雨污混接和管道破損所致,建議把雨水污水管網修復作為首要任務,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雨水排放能力。
張辰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辰作了題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水務可持續發展”的發言,在城市更新行動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上海成功入選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圍繞“一個統領、五個統籌”,開展四類重點工作,并打造典型先行示范片區。四類重點工作包括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建設、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老舊片區更新改造。
周驊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驊作了題為“為上海排水發展提供新質動能的探索和思考”的發言,他表示,面對當前的巨系統,上海排水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發展動力,新質生產力也正在茁壯成長,正在為上海排水的發展提供新動力。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在遵循內在規律的邏輯下,加上新質生產力的賦能,排水事業必將擁有生生不竭的動力!
傅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作了題為“環境產業的新質動能”的發言,他提到,人工智能將改變千行百業,也將改變環境產業,路徑和載體都是人。智能水廠不是黑燈工廠或無人工廠,是讓現在的環境人更神通,更有神經元的顆粒度,更安全,更可靠,能干更大更多的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