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環境質量改善、綠色低碳發展、生態保護與修復、環境風險防范、生態人居建設共五個方面、23項具體指標的綜合指標體系,其中約束性指標15項,預期性指標8項。
第三章 堅持共抓大保護,穩步恢復長江生態功能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大力開展湖北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系統推進長江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修復,穩步恢復長江生態功能,推進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范帶,繪就綠滿長江、水潤荊楚的錦繡畫卷,確?!耙粠烨逅彼汀薄耙唤逅畺|流”。
第一節 突出長江水污染治理
加強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推進湖北省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1+10+N”規劃體系實施。加強武漢市、宜昌市、荊州市等重點城市江段水環境治理。穩步推進丹江口庫區、三峽庫區等典型流域保護與治理。推進府澴河、天門河、通順河、灄水、舉水、倒水、斧頭湖等流域跨市聯防聯控聯治,持續推進四湖總干渠、竹皮河、神定河、泗河流域綜合治理,嚴防劣Ⅴ類水質反彈。專欄1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方向漢江流域:構建“一干九支、一庫兩湖”水生態環境保護空間格局?!耙桓伞?-完善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加強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推進臨江面源污染防治,深化企業污水處理,加快受損岸線修復,開展干流富營養化及水華成因與防控研究?!熬胖А?-加快浰河、竹皮河、天門河等綜合治理與修復;加強南河、蠻河、漢北河流域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優化南河、蠻河流域畜禽養殖布局;加快清河、唐白河流域不達標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清河、竹皮河流域河湖底泥、灘涂重金屬治理;推進實施蠻河、東荊河、通順河水資源優化調度?!耙粠臁?-強化丹江口水庫生態保護和水源涵養,推進實施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分區管理,強化庫區及支流總氮控制。“兩湖”--推進汈汊湖退垸還湖及水生態治理與修復;加強沉湖濕地保護與富營養化控制。
加強船舶水污染物排放監管。推進船舶營運產生的含油污水、殘油(油泥)、生活污水、化學品洗艙水和船舶垃圾等水污染物在船上依法合規分類儲存、排放或轉移處置。加大港口碼頭船舶水污染物收集轉運處理能力建設。推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和處置聯單制度。強化長江流域水上危險化學品運輸環境風險防范,嚴厲打擊化學品非法水上運輸及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等非法排放行為。
強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完善長江干流沿線入河排污口及水污染源清單,到2025年底前建立完善的長江入河排污口監管長效機制。全面實施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和分類整治。推進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統一規范排污口設置。對未達到水質目標的水功能區,除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外,嚴格控制新設、改設或者擴大排污口。
第二節 加強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
穩步提升長江岸線生態功能。持續開展長江干流岸線保護和利用專項整治。依法劃定禁止采砂區和禁止采砂期,嚴格控制采砂區域、采砂總量和采砂區域內的采砂船舶數量。禁止在長江干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深入推進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治綠”。除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外,禁止在長江干流岸線3公里范圍內和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推進實施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工程,以三峽庫區為重點,探索開展庫區消落帶生態修復,逐步恢復長江岸線生態功能。
加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實施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切實保護長江、漢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推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加大長江中華鱘、大鯢、江豚、“四大家魚”等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保護力度,制定長江流域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計劃。加強水生野生動植物生境特征和種群動態研究,建設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組織開展水生生物救護。禁止在長江流域開放水域養殖、投放外來物種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種種質資源。
第三節 推動構建長江生態共同體
加強長江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完善長江流域省際協商合作機制,提升區域共治能力。深化與湖南省、江西省等省份合作交流。積極推進洞庭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協同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水污染治理,共建幕阜山生態綠心,推動生態環境協同監管,打造共抓長江大保護典范。深入推進省內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區域協作。推動設立長江生態法院,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治。
健全長江污染應急管理機制。完善長江流域化學品運輸、船舶油污等環境污染風險防范和預警應急體系。強化礦山、化工廠、尾礦庫等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應急管理。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水文、氣象、航運、自然災害等信息共享,推動環境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全面提升長江污染應急管理水平。加強漢江中下游水華風險防控、處理關鍵技術以及應急機制研究,建立水華監測預警平臺。
第四章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夯實區域發展綠色底盤
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力推進生態省建設,大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動形成區域綠色發展布局和綠色發展方式。建立健全城市群協同發展機制,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促進城市群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提升,夯實“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的綠色底盤,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全力推進生態省建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