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降低污水處理企業負擔。對長江沿線污水處理廠免收電價容(需)量費,污水處理廠可根據實際用電情況自愿選擇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或平段電價。支持污水處理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鼓勵污水處理企業綜合利用場地空間,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各地在確定投資污水處理設施新(擴)建項目或提標改造時,應按照經濟適用的原則選擇污水處理工藝,避免盲目提高標準或過度超前建設。
??(七)探索促進污水收集效率提升新方式。長江經濟帶11省市要加快補齊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短板,強化管網運行維護,根據當地污水主要來源,采取針對性措施,切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鼓勵各地結合推進廠網一體化污水處理運營模式,開展收費模式改革試點,創新體制機制,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提高污水收集管網運行效率。
??三、保障措施
??(一)明確政府職責。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權責關系。污水處理收費應按規定專款專用,專項用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和污泥處理處置等,不能挪作他用。各地征收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應向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傾斜。各地在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到位前,應按規定給予補貼,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要加強銜接,做好信息溝通和政策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二)壓實地方責任。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好長江經濟帶污水治理工作的主體責任,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有關政策,細化實化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明晰分工,責任到人,確保任務落地,取得實效。國家將定期通報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各地要及時向社會公開污水處理費收取、使用情況,以及重點排污企業污水排放情況,督促污水處理企業公開污水處理量、污染物削減、出水主要指標和企業運營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三)保障困難群眾利益。妥善處理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與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基本生活的關系,各地可根據當地情況,采取對困難家庭不提高或少提高收費標準,或者在提高收費標準時,通過相關救助和保障機制,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四)做好宣傳引導。切實做好污水處理收費工作的宣傳引導工作,將宣傳工作與政策制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向社會解讀征收和調整污水處理費對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公眾參與度,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逐步提升居民節約用水、生態環境保護和付費意識。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生態環境部
水?利?部
2020年4月7日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