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安慶市物價局印發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暨貫徹落實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出,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2020年底前,實現城市污水處理費標準與污水處理服務費標準大體相當。健全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2020年底前,縣級以上城市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詳情如下:
安價綜〔2018〕130號
各縣(市、區)物價局、機關各部門:
經2018年11月12日局長辦公會研究,現將《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暨貫徹落實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部門職能職責,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安慶市物價局
2018年11月14日
抄送:省物價局,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改革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
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暨貫徹落實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論述,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發改價格規[2018]943號)、安徽省物價局《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實施意見》(皖價綜[2018]115號)和《中共安慶市委 安慶市人民政府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1515”方案》(慶發[2018]17號)要求,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五大發展美好安慶建設,現就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暨貫徹落實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慶)經濟帶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牢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立健全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完善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價格政策,將生態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促進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推動形成綠色發展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創全面參與的“綠色+”時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切實加強長江安慶段污染突出問題整治,為永葆母親河生機活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黃金經濟帶作出安慶貢獻。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緊扣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強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標志性戰役,著力創新和完善污水垃圾處理、節水節能、大氣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的價格形成機制,理順利益責任關系,引導市場,匯聚資源,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二)堅持污染者付費。按照污染者使用者付費、保護者節約者受益的原則,創新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實現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抑制不合理資源消費,鼓勵增加生態產品供給,使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
(三)堅持激勵約束并重。針對城鄉、區域、行業、不同主體實際,在價格手段可以發揮作用的領域和環節,健全價格激勵和約束機制,使節約能源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單位、家庭、個人的自覺行動,形成共建共享生態文明的良好局面。完善差異化引導機制,對提供高于國家質量標準或合同約定標準的勞務成果或產品的企業,應當按照優質優價原則,實行差別化收費政策給予獎勵,對環?!邦I跑者”企業等依法依規給予優先支持。
(四)堅持因地分類施策。支持本地資源稟賦條件、污染防治形勢、產業結構特點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等,研究制定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具體價格政策;鼓勵有條件縣(市)制定基于更嚴格環保標準的價格政策,更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按照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服務發展的原則,積極探索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的價格和收費政策。
三、主要目標
到2018年底,研究制定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價格政策;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價格政策體系,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的作用明顯增強;到2025年,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價格機制更加完善,并落實到全市各方面各環節。
四、主要內容
(一)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
構建覆蓋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價格機制,推進污水處理服務費形成市場化,逐步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費基本覆蓋污水服務費用。
1.建立城鎮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按照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不含污水收集和輸送管網建設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污水處理費標準,并依據定期評估結果動態調整。2020年底前,實現城市污水處理費標準與污水處理服務費標準大體相當;對具備污水集中處理條件的建制鎮應全面建立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并同步開征污水處理費。
2.建立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根據企業排放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種類、濃度、環保信用評級等,分類分檔制定差別化收費標準,促進企業污水預處理和污染物減排,并按確定差別化收費的主要污染物種類,合理設置污染物濃度分檔和差價標準,積極探索多種污染物差別化收費政策。工業園區要推行差別化收費政策。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