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中控源截污改善措施的思考

時間:2017-12-06 10:22

來源:凈水技術

作者:王少林

評論(

控源截污是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核心和前提。然而很多截污納管設施的設置不合理、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標準不一、管網錯接或混接、運行維護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控源截污工程難以高效發揮其作用。本期欄目通過梳理與分析,指出控源截污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需開展工作的方向和未來技術發展重點,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張,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日漸不足,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大量有機污染物排入水體,使水體出現季節性或終年黑臭現象。“水十條”中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這些目標均體現了我國治理黑臭水體的決心,同時,為了做好截污納管工作,住建部推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指南》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試行)》,明確了黑臭水體整治的根本思路及辦法,然而解決水體黑臭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遵循“截污—治水—生態恢復”的總體思路,其中,控源截污是黑臭水體整治最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其他技術措施的前提。然而,現實中很多截污納管設施的設置不合理、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標準高低不一、管網錯接或混接、運行維護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都使得“控源截污”這一黑臭水體治理核心措施不能發揮其高效作用。由此可見,當務之急是先解決控源截污的問題,阻止污水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河道,減緩治污壓力,有效的截流系統設置可直接影響污水管網及各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態,進而影響黑臭水體的治理效果。

廣州治水走過了漫長的一個時段,從直接從污染的河涌攔截抽水進行處理,到建設截污管網和污水管網,實施雨污分流。2000年以來,建設的污水管網約4 500 km,早期建設的大部分污水管道是沿著河涌邊建設的截污管道,旱季污水不再溢流到河涌。目前廣州的污水處理率已達到95%以上,但是廣州的河涌水質仍然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從全國污水處理率來看,到2016年年末,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平均為93.44%,但到2017年5月30日,城市黑臭河涌還有2 100條。污水處理率如此之高,水體還黑臭,說明控源截污效果不理想不是一個城市的問題,它具有普遍性。因此,必須對之前的控源截污措施進行一次檢討,找出仍然存在的遺漏問題。

1、黑臭的原因再分析

1.1 注重城區忽視水系

城市建成區是污水直排的重點區域,是控源截污的重點。《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指南》中指明,指南適用于城市建成區內的水體,無疑各地在進行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時候都把重點放在了城市建成區。從城市污水截污最大化的角度來講,污水的截污納管和處理率都是最高的,但城市里的河涌(流)水系是相互連通的,很多時候河涌(流)是穿過城市的,城市在河涌(流)的下游,下游截污完成了,但上游沒有截污,上游的受污染的水體排到下游,就又形成了下游的污染水,從直觀上看,河涌(流)又變成了黑臭水體,最后認為河涌(流)沒有進行截污或截污不徹底。

城市污水直排是河涌水體黑臭的根本原因,但隨著城市污水管網及截污管網建設的不斷完善,城市建成區污水已不再直排河涌,但河涌水體還是黑臭,究其原因是注重了城區的污水排放,沒有從水系上來考慮污染的問題。

1.2 注重集中、忽略分散

污水集中處理一直以來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主要方式,2016年年末統計出的污水集中處理率為89.8%,比2015年增加1.83%。由于集中處理便于管理,體現規模效應,可降低運行成本和管理費用,因此各個城市都按照規劃好的污水處理系統來建設污水管道或截污管道,而人們往往忽視了管道一點不通則全線不通的事實,雖然上游和下游的管道都已建好,但由于征地拆遷或其他的問題,就一個點的管道沒連通,最終會導致污水無法從上游排往下游,而上游截流的污水又溢流出去。

思路決定出路,受規劃集中處理的影響,基本上不會考慮再采用分散處理的方式,因此事實上截污效果及治理效果均未得到有效落實。除此以外,因污水排放點離城區較遠,需要修建較長的污水輸送管道,但難以實施,污水只好先就地排放,這也就成了水體的污染源。

1.3 注重參數、忽視協調

管網的建設是隨著城市發展和經濟的發展不斷完善的,不同時期建設的截污管、污水管及雨水管采用的設計參數也不同,早期的截污管道設計截流倍數一般取n=1~2,而后期設計的截污倍數一般取n=2~5[5];對于污水管道,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污水管道設計時計算污水量所需的人口密度值也大了很多,過去一般取300人/ha,現在取1 000人/ha仍不夠;而雨水管的設計所取的重現期以前一般取1年,而現在一般要求取3~5年。

城市一般先沿江、河邊建設,然后再橫向發展,后發展的區域內排水管道比早期的大,也就是說,上游管道大、下游管道小。在沒有設置好相應的調節池的情況下,下雨時上游的截污污水無法正常通過下游的管道排入污水廠,每逢下雨,截污污水必中間溢流,繼而污水管道也會受到影響。實際的排水體系中一旦沒有協調好上下游之間的關系,則無法達到污水收集及排放的要求。目前,各地已經開始重視溢流污染及初雨的截流,但與之配套的處理設施遠遠不足,收集來的溢流污染和初雨集中在污水處理廠前又排入水體,這加重了局部水體污染,從污染物降解的角度來說也是不利的。

1.4 注重點源、忽視面源

面源污染是導致水環境惡臭的第二個根本性的原因。據不完全統計,面源污染物占到水體污染物的40%~60%,嚴重污染水體。對于合流制,通過采用截流倍數,可以部分控制面源的污染,但對于分流制,目前面源污染基本沒有得到控制。面源包括城市面源和農業面污染源(化肥、養殖業污染源),尤其是非法禽畜養殖污廢水,未經處理,污染物濃度高,排到河涌中是最大的污染源。面源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一場大雨過后,河涌被污染是無疑的,因此要對面源給以足夠的重視,把它納入控源截污的范疇。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