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及天然藥物。以瑞陽制藥、世博金都、華洋制藥等企業為依托,深入開展中成藥二次開發和天然藥物研究,加強中藥提取、濃縮、過濾、純化精制等關鍵生產技術和程序控制技術的研究開發,重點培育療效確切、物質基礎清楚、作用機理明確、安全性高、劑型先進、質量穩定可控的現代中藥,發展高附加值的中藥配方顆粒,培育發展中藥化妝品和保健品產業;加強中藥知識產權保護,培育壯大瑞陽制藥、世博金都、榮昌制藥(淄博)、華洋制藥、亞大制藥等企業的中藥及天然藥物產品優勢;加快國家新藥西紅花片、紅花黃色素膠囊、產后逐瘀膠囊等制劑產品注冊與產業化進程,做大葛根素原料、葛根湯顆粒、氣血雙補丸、六味五靈片、祛濁膠囊等潛力品種。
——保健品。抓住國家開放保健品產業重要機遇,推動新華制藥、瑞陽制藥、齊都藥業、金城醫藥、榮昌制藥、圣海保健等優勢制劑企業加快系列保健品開發,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現代保健品、中藥保健品,做精做強新華制藥魚油、圣海系列保健產品等。
——醫藥中間體。立足做強做精醫藥中間體,加快新華制藥、金城醫藥、鑫泉醫藥、未名生物等企業相關類別產品的升級換代,重點發展與主導原料藥相匹配的高端醫藥中間體產品,加快推廣用“酶法”替代“化學法”醫藥中間體側鏈生產技術,實現節能減排,提高產品質量;提升頭孢類醫藥中間體的優勢,建成全國規模最大頭孢類醫藥中間體生產基地;做精做強AE活性酯、頭孢他啶側鏈酸活性酯和頭孢克肟活性酯、呋喃銨鹽等頭孢類醫藥中間體產品;加快氨曲南、頭孢唑啉酸、頭孢噻肟酸和他唑巴坦酸、舒巴坦酸系列酶抑制劑產業化進程。
——醫療器械和制藥設備及耗材。抓住國家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和加快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大機遇,瞄準世界前沿趨勢,加強培育壯大醫療器械和制藥設備及耗材領域相關產品發展優勢。以新華醫療、中保康、安得醫療、科創醫療和新馬藥機等企業為依托,鞏固提升醫用放射診斷與治療設備、醫用消毒滅菌設備、高端制藥設備、血漿處理和病毒滅活類新產品的技術和市場占有率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加快發展醫療器械、制藥裝備和醫療服務三大產業。加快開發放療及影像、體外診斷、透析設備、生物材料等新產品;加快感染控制整體方案、口腔診療整體方案、生物制藥驗證平臺等產業化步伐,提升制藥裝備集成供應能力;積極布局3D打印、醫療機器人、醫療云計算等領域,實現醫療器械和制藥設備及耗材向高端結構優化升級;壯大醫療服務產業,加快開發血漿處理和病毒滅活類新產品、無痛高壓給藥裝置新產品產業化進程;加快新型高效安全防回血輸液技術研究與開發。
——藥用包裝材料及藥用輔料。立足我市藥用玻璃包裝產業市場占有率和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優勢,加快由“傳統”產業向“高端”產業邁進,加大國際市場開發力度。以山東藥玻、恒舟鋁塑、民康藥業、赫爾希等企業為依托,鞏固鈉鈣玻璃模制注射劑瓶、高檔輕量棕色藥用玻璃瓶、藥用丁基橡膠塞、藥品包裝PTP鋁箔和SP復合膜等優勢產品;開發緩釋纖維素植物空心膠囊、緩釋充液膠囊、腸溶性膠囊等新型高檔藥用輔料,進一步提升藥包材產品結構檔次;加快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瓶、非PVC藥用包裝共擠膜材料等新產品的開發;加快預灌封注射器配套生產設備技術研究、多規格預灌封注射器產品產業化進程,提高市場占有率,打造亞洲最大的預灌封產業基地。
3.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1)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40%以上,達到1000億元。
(2)產業布局
“十三五”時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圍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聚集區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區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聚集區主要依托淄川區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博山區白塔鎮板簧制造基地;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區主要依托高新區先進制造產業功能區、淄博經濟開發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
(3)發展重點
——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以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淄博高效電機及泵業產業化園區(博山)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鏈為依托,建設電動汽車工業園,打造整車制造與零部件加工相呼應的產業格局。在整車制造領域,以唐駿歐鈴、國金汽車為龍頭,推進電動車高端化進程,在速度、續航能力以及多樣化功能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豐富電動車產品類型,積極研發和生產電動轎車、環衛車、物流車、巡邏車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北汽、比亞迪等知名整車企業落戶;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通過戰略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促進產業升級。在零部件加工領域,以華普電機、申普交通、休普電機等企業為依托,加快電動汽車用配套電機及控制器和分體式直流無刷電機及控制器的研發,突破ABS/TCS控制系統、AMT變速器控制器、車輛控制器及控制策略與軟件系統等關鍵技術,進一步提升純電動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和控制器、動力總成控制器、驅動電機系統的技術水平,促進電動公交、電動出租車以及充電樁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智能裝備及機器人。圍繞《中國制造2025》制造強國主攻方向,充分發揮我市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創新推進應用聯盟的帶動作用,鼓勵骨干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試點工程,建設智能車間和工廠,積極培育發展一批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基礎零部件領域,以紐氏達特、山博電機、華普電機、華泰軸承、強大集團等企業為依托,加快開展精密減速機、伺服電機、精密軸承、高強度螺栓、液氣密元件及系統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機器人制造領域,重點發展分揀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碼垛機器人、機床上下料機器人、輕型機械臂等機器人本體及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大力發展骨科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產品;在智能制造成套設備領域,重點發展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設備、建材制造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能化紡織成套設備等產品,加快制藥裝備生產線、全伺服玻璃器皿裝備生產線、全自動汽車板簧生產線、高檔數控機床的研發生產。在應用領域,積極推動100家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推動實施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建設自動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在培訓領域,充分發揮山東理工大學、淄博職業學院等院校和培訓機構的人才、技術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指導、人員培訓等工作。
編輯:李姝樂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