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健全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機制。整合“工業強市30條”及支持工業領域發展相關政策,集中支持規劃確定的重點園區、基地、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項目,未列入規劃重點布局、重點發展范圍的原則上不再扶持。發揮產業引導基金帶動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工業精準轉調。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臺,組織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活動,解決企業精準轉調信貸資金需求。鼓勵支持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境外市場發行股票或通過并購等形式實現上市,在新三板、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等掛牌交易,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充分發揮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調控作用,引導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工業精準轉調領域傾斜,確保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用地。二是全力打造“三最城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簡化程序,規范行為,全力打造全省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行政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三最城市”。三是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加快推動能源價格、工商管理、社會保障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完善涉企收費基金項目清單及常態化公示制度,取締各種不合理收費和攤派,加強監督檢查和問責,切實減輕制造業企業負擔。嚴格市場監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平、公正、寬松的市場競爭環境。四是抓好工業考核。做好工業考核有關工作,探索完善第三方評估機構考核模式,實行單獨考核、單獨通報,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全市上下共同推動工業強市建設的濃厚氛圍。
抄送:市委各部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市法院,市檢察院,淄博軍分區。各民主黨派市委。
編輯:李姝樂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