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山東淄博市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附全文)

時間:2017-02-10 14:34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政府 北極星環保節能網

評論(

4.園區建設水平偏低。受組群式城市結構影響,各區縣長期以來各自為戰,全市缺乏統一的產業布局規劃,導致產業布局散亂,園區專業化水平低。園區產業小而全、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關聯度較低、入園項目整體層次不高,造成生產成本高、土地資源浪費、環境治理成本高等問題,制約工業轉型升級。

5.引才留才較難。我市高校、院所等創新資源相對缺乏,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薄弱。另外,受到就業機會、發展空間、地理位置和生活環境等因素影響,與青島、煙臺等城市相比,引進和留住高級人才的難度大,人才流入與流出的嚴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產業轉型升級。

二、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借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制造2025”等發展機遇,搶抓山東省“兩區一圈一帶”戰略布局,挖掘我市工業基礎及資源稟賦優勢,圍繞市委、市政府“一個定位,三個著力”的總體要求和“十個新突破”的工作重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為主線,以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集約集聚為原則,加快實現新興產業主導化、傳統產業高端化,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化,在工業總量保持全省第一梯隊的基礎上,實現工業轉型升級,建成工業強市,重塑淄博競爭新優勢。

“十三五”時期我市工業發展需遵循以下四項原則:

1.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

強化創新意識,完善創新體系,健全創新機制,營造創新氛圍,把創新作為我市工業轉型升級的第一動力,不斷推動我市企業做強做優。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吸收再創新,實現傳統產業的提質升級,扶持新興產業倍增發展,做大市場規模。通過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企業主動適應市場、技術形勢變化,保持企業競爭力;通過人才的吸引和培養,為創新提供智力支撐。

2.堅持開放發展的原則

順應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的趨勢,結合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我國“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的原則,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國際及國內區域合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調動企業積極性,促進資源高效配置,提升企業競爭力。

3.堅持綠色發展的原則

堅持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綜合效益,建立健全資源高效利用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入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步伐。鼓勵研發和推廣使用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加快實施節能改造工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工業體系。加強廢棄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降低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培育服務主體,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支持技術裝備和服務模式創新,完善政策機制,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壯大。

4.堅持集聚發展的原則

著眼于提升土地等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加強園區規劃、城市規劃與產業規劃的銜接協調。依據產業特點不斷優化現有產業布局,通過產業集聚的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集約化發展。打造產業基地,促進企業形成集群,企業間關聯緊密,區域內技術、產品上下游有機銜接,形成龍頭企業帶動、骨干企業支撐、中小企業配套的良性互動發展模式。

(二)發展定位

1.全國老工業城市和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引領城市

從全國范圍看,我市作為典型老工業城市,應走在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前列,定位于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引領城市。在全國率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發展活力和動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不斷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以城區老工業區改造為重點,優化城市內部空間布局,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以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為重點,推動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增強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引領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

2.全省工業發展第一梯隊

在全省范圍內,我市作為山東省工業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凝聚雄厚的工業基礎、齊全的工業行業門類、工業強市相關政策保障、創新驅動的工業發展動力等核心競爭力,持續鞏固在全省工業發展第一梯隊的地位。

3.全市富民強市重要源泉

從全市來看,工業是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全市的人才、技術、資本、裝備、品牌等優質發展要素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工業是全市富民強市的重要源泉。“十三五”時期,應堅持以工業的轉型升級引領整個經濟的持續發展;堅持以工業的輻射帶動提升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堅持以工業發展作為建設幸福城市的最大源泉,以工業提質增效保證群眾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三)發展目標

1.工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十三五”時期,全市工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率達到22%,利潤和利稅增速分別達到8%和9%。

2.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十三五”時期,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工業創新體系日趨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加快,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到2020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2%,當年工業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000件。質量競爭力水平持續提升,制造業主要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品質量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和區域品牌數量達到100個以上。

1234567...14

編輯:李姝樂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