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務院下發生態文明考核指標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書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責任人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格追責。本通知將環境治理與官員的升遷、調任息息相關,中央大招已出,各地政府官員不得不扭轉唯GDP政績觀的舊理念,投入精力和心血治理日益嚴峻的環保現狀。
2016年各地環境治理成效如何,今年又將下達什么“小目標”,且看地方兩會審議通過的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據E20環境平臺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等28個省市都將“環境污染、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黑臭水體、土壤修復” 作為重要議題寫進工作報告之中,治霾、 治污、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環保督察整改等成為向污染宣戰的高頻率詞匯。
從目前各地兩會召開情況來看,解決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以及垃圾等環境問題依然是今年的重點工作。相對于以往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環保治理篇幅長、指向更為具體,明確提出大氣、水、土治理目標,并把目標定量定性化,確定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考核,城鎮污水處理實施、污水處理率、黑臭水體、垃圾資源無害化處理率等目標。同時并把河長制、中央環保督察、生態文明考核指標等正式入規。
減煤控煤、油品升級、抑塵、禁燃、超低排放
大氣污染防治警鐘長鳴
京津冀成為霧霾治理的首要區域,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僅在治理大氣污染一項上投入預算即達182.2億元,并提出在2017年將PM2.5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為此,北京將在2017年全年壓減燃煤30%,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完成700個村散煤改清潔能源,全面禁止秸稈焚燒,淘汰老舊機動車30萬輛。并加大工業治污減排力度,完成1萬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加快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修復等治理工程,清理整治2570家“散亂污”企業。
天津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改燃關停7臺煤電機組和380座燃煤鍋爐,關停淘汰落后企業100家,PM2.5年均濃度降幅好于去年,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
作為空氣污染問題較嚴重的省份之一,河北省長張慶偉在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鄭重宣布,為了實現2017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的目標,城區要基本淘汰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抓好農村散煤替代和清潔高效集中利用,確保廊坊、保定禁煤區18個縣)散煤歸零;建立違法排污企業“黑名單”制度,嚴控揮發性有機物污染。
除了減煤、控煤、油品升級、抑塵等措施,不少省份所管轄下的火電廠都在極力推進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 河南去年實現143臺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新疆也明確提出2017年全面完成6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陜西要完成陜南、陜北燃煤機組50%裝機容量超低排放改造,力爭使全省2017年PM2.5濃度降低3%以上。
嚴格落實“河長制”
省長掛帥出拳治理黑臭水體
“水十條”細則出臺落地,河長制的全面推行,不少省長擔任總河長掛帥出征“親自操刀”治理江河湖海確保水質達標,尤其是下大力度消除黑臭水體。新年之際,北京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明確提出,要嚴格落實“河長制”,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29條,完成57條段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全面消除成區黑臭水體。甘肅則把水環境目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兩江一水”區域治理及黑臭水體治理。2017年吉林要全面啟動河長制,加強重點流域環境整治,長春市建成區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其他城市完成60%的治理任務。相對于其他省,河南省得黑臭水體治理任務頗重,2017年確保全省Ⅰ—Ⅲ類水達到52%以上,劣Ⅴ類水降到18%以下,省轄市建成區130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四川2016年完成海綿城市項目193個。 2017年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制,提升五大流域87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成都主城區全部消除黑臭水體。
與此同時,興建污水處理廠、完成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也是地方省份凈化水質、使水質達標的必要手段。天津2017年要完成53座污水處理廠改造,并加強引江、引灤水源保護。上海2017年繼續啟動28座污水處理廠改造使污水處理率達到92%以上。
設定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目標
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得到重視
除了做好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垃圾處理系統工作,不少省份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抓好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搞好城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理,確定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目標。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