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五大掌門會診中國水業發展困境

時間:2012-03-30 13:3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成楊

評論(

自2002年底中國水業拉開市場化改革大門起,十年時間轉瞬即逝。十年改革,在取得卓著成績的同時,許多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商業模式”、“定價機制”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兩個。3月23日,清華大學、中國水網共同主辦的“2012(第十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來自水務第一梯隊的五位掌門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曉光、北控水務董事長張虹海、中國水務投資董事長王文珂、中國節能副總經理余紅輝、上實基建董事長周軍齊聚一堂,共同會診中國水業發展困境,展望水務發展未來。

從左至右依次為:主持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顧問總編傅濤、中國節能副總經理余紅輝、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曉光、中國水務投資董事長王文珂、北控水務董事長張虹海、上實基建董事長周軍

共解商業模式之困

“合理的商業模式是企業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石”,這是五位掌門的一致心聲。提升行業集中度,實現產業的集約化、系統化也是當前發展的一大任務。

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曉光表示,中國水業兼具市政性、公益性、壟斷性等多重屬性,既要服務于社會,也要為企業尋找利潤空間,一個成熟的產業化模型對行業的整體發展非常重要。節能環保領跑新興產業,為水務環保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國未來15-20年的城鎮化進程中,還將有大量的基礎設施有待建設,水務市場潛力巨大,創新商業模式是未來發展的根基。

中國水務投資董事長王文珂在看好水務市場發展前景的同時,特別提出行業目前面臨著一個重要任務:共同抵制、改變一些不好的商業模式。他指出,有時為了得到一項投資或服務,或者當若干個單位為同一個項目展開激烈競爭時,企業往往會因為滿足一些主管部門的不合理條件而屈就于一些不合常理或不符行業特點的商業模式,這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極大危害,需要投資、運營、咨詢等多類型公司共同承擔義務,改變這類現象。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模式創新,都需要業內的大企業主動做一些概念整合工作,推動產業的集約化、系統化,實現“用最合適的工具做合適的事情。”

商業模式創新方面,中國節能分享了其在江西的經驗。總經理余紅輝介紹,作為唯一專注與節能的央企,中國節能近年來也在苦苦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目前江西省已決定將102個污水處理廠打包交給公司來建設,同時該省的重金屬治理項目也有意愿打包交由中節能。這種模式較大程度的提升了產業密集度,在降低整體成本的同時增強了產業的創新源動力,江西項目的成功也讓中節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余紅輝介紹,目前公司正與內蒙古赤峰洽談城市供暖、廢棄能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合作方式依然選擇集中打包。

作為中節能的合作股東,上實基建也通過在新加坡的實踐探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董事長周軍坦言,水務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在與資本市場的對接中也會遇到諸多問題,上海實業是一個較擅長于資本市場收購兼并和資本運營的公司。上實基建自2009年起先后收購亞洲水務、聯合潤通,并計劃今年再次收購兩家水務公司,通過收購重組,計劃與中節能合作搭建一個以中環水務為主力軍的混合經濟開放平臺,把舞臺更多的留給民營水務公司。“保持較低估值”是上實基建的一個策略,周軍表示,這樣既有利于公司完成戰略安排,也可使新的合作方股東在收購完成后共同分享較低的市場估值,并在適當的時機安排其在香港作二次上市。在與資本市場順利對接的同時,也增強了自身在水務市場的實力,周軍表示目前水務資產在上海實業2000億總資產中的占比大約在2.5%-3.5%,集團計劃用2、3年的時間將這一比例提升至5%-6%,在2013年成為日處理量1000萬噸級的公司。

探究水價調整之惑

提及水業發展,水價一直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定價機制、收費方式、聽證制度等對行業有著較大影響。“提高水價”是五位掌門的又一個共識。但提價并不意味著沒有原則,水價的提升必須遵循三大前提:

第一,正確認識水的價值。北控水務董事長張虹海坦言,民眾對水的價值往往認識不足,所謂“自來水”就是自動而來的水。水是一種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種商品,更是一種資源,合理的水價必須真實的反映水的整體價值。水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商品價值上,而且體現在綜合特性上,用過的水并未消失,會變成污水、形成中水等等,污水處理、地下水保護都應在水的價值中有所體現,從自身價值到服務成本,只有將各類因素通盤考慮后,水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他表示,只有當價格真正體現價值時,節水才會成為社會共識,多種途徑的解決方案才有可能涌現。同時,只有價格到位才能實現中水、海水淡化水的廣泛推廣,進而實現水業的良性循環。

第二,提高水質標準。“低質低價”現象已經廣受詬病,供水價格調整的另一個前提就是供水水質的提升。王文珂呼吁,供水企業應增強自主性,自發提高水質標準,用行業的聲音引導社會的理念,讓業內處于具備或超前社會普遍認識水平的領先狀態,才能確保整個行業的社會地位,也能為水價的調整減少不必要的阻礙。張虹海也表示,污水處理、自來水水質提升都不是簡單的加減法,需要技術、資金多方面的配合,理順價格體系,是當務之急,更是時不我待。

第三,注重對低收入者的補貼。提升水價絕不是機械的整體調價,作為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產品,水價的調整必須考慮低收入者利益,政府的補貼不可缺少。張虹海表示,“該收的要收,該補的要補,兩者皆不可偏廢”。

經過10年的發展,中國水業正逐步走進“英雄時代”,英雄輩出之時,“合作、開放、創新”也將逐漸成為發展的關鍵詞,傾聽社會的聲音,展現行業的職責是大型水務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如張虹海所說,作為一個大型水務企業,今后面對的不應單是一家水廠、一個污水處理廠,而應放眼全局,考慮整個水環境的保護與治理。這既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盡可能的用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技術來實現最好的治理效果,水界只有不斷地向社會貢獻好的作品,整個行業的社會地位才能不斷得到提升,進而贏得民眾的尊重與認同。

相關閱讀:

劉曉光:打造話語平臺 創新水務商業模式

戰略論壇專訪:張虹海談北控水務戰略

王文珂:提議縮小水價計量單位

環保產業的三大力量支撐:政策 技術 信任

周軍:創新模式 水務進入“英雄時代”

編輯:成楊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