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7月14日電(記者鄭良 沈汝發)7月3日,紫金礦業位于福建上杭縣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污水滲漏事故,9100立方米廢水外滲引發福建汀江流域污染,造成沿江上杭、永定出現魚類死亡和水質污染現象。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已經啟動相關預案,企業也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控制了污水泄漏。目前,汀江水質持續好轉,沿途縣、鄉鎮居民用水未受影響。
紫金礦業1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污染事故對紫金礦業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影響,銅濕法廠在全面完成整改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前,無限期停產;針對這起事故暴露出來的施工管理、生產管理和環保安全管理問題,公司將對全礦環保系統進行重新規劃;對事故造成的損失將根據事故調查結論承擔賠償。
9100立方米廢水外滲引發汀江流域污染
上杭縣副縣長藍富雁介紹,7月3日下午16時許,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崗位人員發現污水池的污水水位異常下降,且有廢水自廢水池下方的排水涵洞流入汀江。據專家初步判斷,由于廢水池防滲膜墊層異常擾動,導致防滲膜局部破損,廢水滲透到廢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經檢測,滲漏廢水主要為含銅酸性廢水,沒有劇毒物質。
藍富雁說,事發后,上杭縣有關部門全力做好現場處置,砌筑3道圍堰圍堵滲漏廢水,并安裝抽水泵回抽滲水,至7月4日下午14時30分,滲漏廢水得到控制未再流入汀江。初步統計,本次廢水滲漏量為9100立方米。
藍富雁說,泄漏事故發生后,汀江水質受到污染,導致汀江河下都庫區網箱魚類出現異常、死亡。縣政府立即向紫金礦業發出通知,責令紫金山銅礦立即停產整改;縣有關部門將在紫金山銅礦全礦開展全面的防排洪系統及安全環保系統的隱患排查,聘請資質的專業機構和專家對此次事故進一步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學合理的整改方案;進一步改進礦區防排洪系統及環保工程。
福建省環保廳12日發布的情況通報指出,經福建省環保部門初步調查發現: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中酸性廢水(主要含銅、硫酸根離子)外滲,通過排洪涵洞排入汀江。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含銅酸性污水池防滲膜多處開裂,引起池內污水泄漏。
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已經啟動相關預案,企業也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控制了污水泄漏。目前,汀江水質持續好轉,沿途縣、鄉鎮居民用水未受影響。
紫金礦業:深刻檢討 全面整改
7月12日上午,在A股、H股上市的紫金礦業突然因涉及敏感資料停牌。12日下午6時,紫金礦業發布公告,確認公司所屬福建上杭縣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污水泄漏,并表示本次事故將對紫金山銅礦濕法廠銅的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羅映南13日說,這起事故暴露出紫金山金銅礦在施工管理、生產管理和環保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目前,發生事故的銅濕法廠已經停產,在全面完成整改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之前,無限期停產。
羅映南透露,此次發生事故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物氧化技術提取礦石中的銅金屬生產陰極銅,是國內第一家采用該項技術的企業。這次污染事故表明,企業在工程管理和施工中對這項技術的運用還不夠成熟,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對運用這一技術可能發生的對環境的威脅估計不足。通過這次全面整改,將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
羅映南說,紫金礦業已聘請了高資質的專業研究機構和知名專家對這次事故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委托高資質機構和專家開展紫金山金銅礦安全環保系統后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全礦環保系統進行重新規劃,高標準調整、建設環保工程設施,選擇合理地點建設大型含銅溶液儲備池,統籌考慮全礦含銅酸水集中高標準處理,確保正常氣候條件下工業用水內部循環,極端氣候條件下處理達標排放。
另外,紫金礦業將做好規劃論證、設計、施工、監理,加強生產運行過程中的環保管理和監督檢查;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杜絕外滲污染事故的再次發生。
7月13日,復牌交易的紫金礦業開盤大跌,收盤報5.66元,跌幅5.35%。羅映南說,污染事件對紫金礦業生產造成影響,股票價格下跌是意料之中的事。對于今后紫金礦業股票走勢,羅映南認為取決于投資者對紫金礦業的信心,他同時認為,這起事件不會對行業產生強烈影響。
羅映南說,這次事故對于紫金山銅礦金礦開采沒有影響,事態已經得到控制,紫金礦業將持續披露事故后續進展情況。
紫金山金銅礦礦床位于上杭縣城北14.6公里處,屬于銅金共生礦,是紫金礦業發展壯大的根據地和利潤中心。2008年3月,紫金山金銅礦因為黃金可利用資源量大、黃金產量大、采選規模大、入選品位低、單位礦石成本低、位居全國單體礦山黃金產量之首等因素,被中國黃金協會授予“中國第一大金礦”榮譽稱號,紫金山金銅礦2009年年產金18噸,年產陰極銅12882.84噸。
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紫金山金銅礦由金礦采礦廠、金礦一選廠、二選廠、三選廠、銅礦采礦廠、銅礦選礦廠、銅礦濕法廠等6個生產廠組成。截止到2009年底,紫金山金銅礦累計探明金金屬儲量0.2克/噸以上309噸,0.1克/噸以上335噸,銅金屬儲量0.25%以上195萬噸,0.1%以上310萬噸。
當地部門全力善后
永定縣委介紹,7月5日至今,棉花灘永定庫區各種魚類先后出現漫游、發呆、死亡等現象,面積不斷擴展蔓延。事件發生后,永定縣政府迅速組織武警、縣、鄉村干部對庫區死魚、浮頭魚進行全面打撈,采取無害化處理,針對大庫魚死亡少,網箱魚死亡增多的情況,永定縣采取了對無異常現象的網箱魚采取破網放魚入庫的措施。
永定縣委、縣政府下發《關于禁止棉花灘電子(永定)庫區水產品上市交易的通告》,組織畜牧、工商、公安、經貿等部門設卡,禁止外運、上市棉花灘庫區水產品的臨時監管措施;衛生防疫部門密切做好防疫、消毒,防止死魚腐爛、高溫引發魚類疫情工作;縣環保部門全天候對庫區不同點的水質進行監測;相關鄉鎮、村干部也深入養殖戶家中,全力做好安撫工作,確保安定穩定。
為確保下游群眾安全,棉花灘水電站從7月10凌晨1時開始至今已經停止發電,死魚事件處置工作有序開展,沒有出現死魚惡變引發疫情以及二次污染等現象。
藍富雁說,事件發生后,針對居民出現對汀江流域飲用水安全的擔憂,上杭縣有關部門將每日汀江水質和自來水水質檢測情況通過電視、公告等方式向社會公布,加強科普知識宣傳,將人飲水、企業外排水、漁業用水3個國家標準告知群眾,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藍富雁介紹,政府目前對網箱養魚戶按照每斤6元全部進行回購,對死魚快速打撈、填埋,進行無害化處理,所需資金由政府先行墊付,加強市場監管,防止死魚流入市場。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