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備受矚目的“2008水業年度評選”在盛大的頒獎典禮之后落下帷幕。捧得“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獎杯的老總們集聚總裁論壇,與“2009城市水業戰略論壇”參會代表們分享各自企業的成長歷程,暢想水行業的發展方向。
“水行業正在充分競爭,未被壟斷!”
“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聚集了水行業的領軍企業,包括國有背景深遠的首創,外資實力雄厚的威立雅,當然也有高舉民營大旗一路高歌的桑德。為行業樹立標桿,本應無可厚非,但也有聲音夾雜著質疑:十大影響力企業年年都是熟面孔,是否說明水行業已被壟斷?
而威立雅水務集團中國副總裁黃曉軍的看法則恰恰相反:盡管上榜企業年年相似,但年年企業排序不同。“這說明水行業是在快速發展的,它沒有被某些企業所壟斷,這個行業仍舊在競爭。”黃曉軍很欣慰地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水行業健康的競爭形勢必然會帶來發展,無論是對威立雅這樣的跨國企業,還是對起步不久的小型企業,都存在著機遇與挑戰。
“要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這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如何在水行業激烈的競爭中跑得更快?飛得更遠?這就需要企業擁有強大的競爭實力。“要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這正是核心競爭力所在。”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正洪說。
像首創,憑借與湖南政府在污水處理項目上的戰略合作,已成為區域化發展的標桿。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文堂十分肯定地表示,流域治理將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他也談了對湖南模式的一些感觸:在湖南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首創在湖南的發展速度很快。“首創去年已在湖南的6個市進行了污水處理項目的簽約,今年還計劃在拿下4個地級市,要將整個流域的概念盡快的建立起來”潘文堂說,“同時,從入水口到出水口,首創要真正按照流域的標準來進行監管,爭取在全國做第一個省級流域監管體系。”
而深圳水務也在四次跨越中,取得了全國最大供水能力的壯舉。從2001年供排水一體化,到2003年產權主體多元化,到2005年走出深圳跨越7省,再到2007年實現龍崗、寶安、光明三個區的整合,深圳水務帶著對自身位置在哪里、奮斗目標是什么以及如何達到目標的思考,一步一步在供水領域屢創輝煌。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劍表示,應以站在全球的視野,研究企業未來的發展。
而同為民營企業的中科成與桑德則在風起云涌的水業市場中,堅持著各自的方向。
中科成選擇與國有企業北控整合,增強了抵御金融風暴的實力。但涉及資本、機構、團隊、文化的整合同樣會面臨很大的困難,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胡曉勇表示,整合過程需要“兼容并包”的精神,共贏的理念。“兼容既是理念,也是手段。共贏既是理念,也是一個好的結果。”
桑德則選擇在“國進民退”趨勢下依舊頂壓前行。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文一波的一句“活下來,堅持住,后面一定有機會!”為許多民營企業鼓足了勁,贏得了場下雷鳴般的掌聲。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總機理黃衛華也談到了企業戰略核心的調整:“我們要改變過去投資驅動型的商業模式,向技術服務型去過渡。”而以整合了天津市幾乎主要污水處理廠和人員的天津創業環保在發展戰略上又有著怎樣的創新呢?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文波介紹說,公司調整后的戰略規劃為,提高自身能力,以天津周邊為主,然后各子公司以點帶面進行發展。
水行業需要競爭,同樣需要合作
改革開放30年,水業改制5周年,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正是諸多的重大事件的交織疊加,使得一些人對水行業改革產生了質疑。黃曉軍表示,在這種特殊的環境里,大家應團結起來,集中精力,為行業健康的發展,為各自企業自己的發展,以及為能更安全地向消費者提供健康的水做出努力!
作為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的文一波也強調,希望企業之間可以加強合作,力所能及地避免一些惡性競爭或者不良秩序的發生,聯手抗擊金融風暴給中國水業帶來的影響。
金融風暴終將盡,桃花依會笑春風。
編者手記:
與“十大影響力企業”老總們面對面,聽他們各自的發展戰略,聽他們對行業形勢的深入分析與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企業的影響力來自于領導者的魅力,而這種魅力來自于他們對于水行業不懈的追求與努力。
又一屆盛大的水業年度評選悄然落幕,留給我們的遠遠不止獎杯頒發剎那的震撼,更多的是對中國水業發展美好的憧憬與深深的祝福。
附“2008年度十大影響力企業”名單: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務集團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金州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