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8月4日,為期兩天的技術論壇圓滿落幕。這期間,水業知名專家與企業匯聚一堂,技術的交流與智慧的碰撞得以升華。其中,大會的協辦單位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劉東方就污水處理廠一級A改造的設計參數選擇探討做了精彩發言,充分顯示了其在污水處理廠改造方面的豐富經驗。為此,中國水網在會議間隙采訪了創業環保的副總經理朱雁伯與總工程師鄧彪,通過這次訪談,我們所了解的創業環保不僅在投資領域具有優勢,而且在技術領域也彰顯風采……
集成創新,打造民族水務
清華水業政策中心主任傅濤在技術論壇閉幕式上總結發言說,自2006年后,單靠資本能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更多需要依靠綜合實力。不言而喻,技術競爭力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天津創業環保正是在短短的幾年間逐漸從投資領域整合技術資源,發展成為了技術優勢與投資優勢并存的綜合實力型水務企業。
朱雁伯向中國水網記者介紹說,創業環保最大的技術優勢體現在污水運營管理方面。多年的污水處理廠實際運營管理的經驗,不僅為其開發市場積累優勢,同時使其工藝技術更加完善。至今,創業環保運營下的污水處理廠已從過去單一的活性污泥法轉向掌握A
2/O、AB、氧化溝、CASS、百樂卡等多種工藝。在這些工藝技術上,創業環保都擁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管理經驗。
此外,創業環保在污水處理廠的改造上也頗有建樹。談及污水處理廠的改造難點時,總工程師鄧彪認為,在改造過程中,新工藝的選擇是一大難點。城市發展過快,占地受到限制,而原來的預留地可能是為適宜二級標準而準備,如今要改造成為適宜一級標準,這就造就了新工藝的誕生。同時,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的重視,未來可能以“能耗”作為評估標準,污水處理廠就必須面對節能減排的壓力而采取新的降耗措施。此外,新老污水廠的協調配合與銜接也必須考慮。另外,在改造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改造工程的順利進行,一方面要同時保證COD的減排量,也都會或多或少出現困難。當然,對這些,創業環保自有解決良策。
鄧彪告訴中國水網記者:“盡管在技術發展中,國內自主產權并不是很多,但我們力爭作為國內企業在集成創新上打造民族水務。”
人才戰略,提升技術核心競爭力
早在2005年底,創業環保的研發中心就與已設立的咨詢設計公司以及培訓中心共同組建了設計研究院,最大限度上整合了現有的研究開發和技術資源。
2006年6月9日,國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連同已經獲得批準的國家給水排水工程技術中心試驗基地落戶天津創業環保。這為人才的儲備與公司的技術擴張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此外,創業環保的運營管理部門也醞釀著一批人才。“來自一線的管理人員,在長期的污水處理廠運營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是我們的人才儲備。”朱雁伯如是說。
創業環保搭建的博士后與研發中心平臺和豐富的人才儲備為其在污水處理專利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提供支持,也為公司獲得競爭優勢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礎。
科技研發,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創業環保一直力爭打造成為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的旗艦企業。為此,公司一直非常重視科技研發,希望自己擁有的科技實力能成為其發展的堅強后盾。在公司的總體戰略上,科技規劃的投入占公司總投入的比例將從現在的1%增加到2%。
據朱雁伯介紹,創業環保一直承擔了國家六五、七五、八五等科技項目,同時還與國內知名高等院校聯合探索水方面的一些課題。此次的建設部水專項課題中,創業環保承擔了關于大型二級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再生水的利用等四個課題。
與科研院校不同的是,創業環保一直注重解決實際中的難題,真正培養科技隊伍和創新思想。鄧彪介紹說:“我們在研發上最重視的是思維創新。企業的研發中心在切入點與研究方向都有別于大專院校和其他機構,課題的來源都是來源于污水處理廠,為解決運行和改造中的實際問題而設置。”
正如創業環保所宣稱的那樣,公司正發揮其在污水處理運營領域的技術優勢,逐步擴展公司業務,最終向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的旗艦企業邁進。
附:創業環保簡介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在A、H股資本市場中以污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其前身為天津渤海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年底,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天津渤海化工實施資產重組后,更名為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主營業務由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轉型為污水處理及相關環保產品開發業務、公路收費站業務。2000年年底公司將天津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東郊污水處理廠收到公司名下,2001年收購了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咸陽路污水處理廠工程、北倉污水處理廠工程三個在建污水處理廠項目,隨著上述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建成,創業環保在天津中心城區的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49萬噸/天。另外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從事再生水利用,目前再生水生產能力達到5萬噸/天。
(中國水網 謝曉慧)
編輯:謝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