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聯合下發的《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中,對農灌水價提倡實行終端水價,即水價與農戶見面,實行終端水價可有效遏制澆地亂收費、亂攤派、亂搭車行為,讓農戶用放心水,交明白錢。目前,河北省終端水價仍處于探索階段,為加快終端水價的全面落實,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加大終端水價宣傳力度
為保證終端水價依法實施,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宣傳單、宣傳畫、電視媒體等宣傳工具對用水戶進行宣傳,營造良好氛圍,使用水戶了解終端水價的費用構成,了解實施終端水價的作用、意義,使終端水價的實施得到用水戶的理解和支持。
2.進一步完善農業水價政策
現有的《河北省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中規定:農業灌區水價按斗口計算,灌區負責斗口以上的水價管理工作,而斗口以下的田間到戶水價具體由誰來管、怎么管理還比較模糊。實際上,無論是過去講的“灌區農戶相結合”,還是現在的用水戶合作組織,都未明確斗口以下的管理費用,維護費用由誰來承擔、承擔多少,因此,斗口以下水費管理一直以來比較混亂,田間工程缺乏維護。亟待相關政策引導,明確斗口以下的水價權限和責任義務,規范末級渠系的水價、水費、工程維護等方面的管理。
根據目前我省灌區工程運行實際,終端水價應由以下幾項費用構成:斗口以上工程的供水成本,斗口以下末級渠系的經營管理費和維修養護費。據此制定終端水價,既不增加農民負擔,又能保證末級渠系的正常運營。
3.加大田間工程的建設力度
農村實行承包經營以來,鄉、村集體擔負的斗、農渠維修職能逐漸弱化,水利工程效益逐年降低,跑、冒、漏現象嚴重。如果在現有條件下,按用水量及利用率向農民征收斗口以下的管理費,無疑加重農民負擔;若不能按此辦法征收,則渠道維護缺乏資金,不利于灌溉管理的良性運行。在這種兩難境地下,國家應加大對田間工程的投入力度,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在工程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合理征收斗口以下工程管理費,這樣既保證了工程的正常維護,也相對減輕了農民負擔。
田間工程投入可區別對待,對于蔬菜、花卉等高效農業區,農戶有一定經濟實力,這部分田間工程的維修投入可以受益農戶為主,由農戶自主投資,自主經營,自我發展;對于欠發達地區,尤其是糧棉產區的田間工程維護宜以國家投資為主。
4.做好量測水工作
公正的度量是市場條件下公平交易的前提,終端水價中水量的計量是維護買賣雙方利益的砝碼。只有水量計量準確,才能保證水價公平合理。受觀念、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制約,目前全省大部分灌區量水仍處于粗放管理狀態,許多渠道無量水設施。如果實行終端水價,應保證量水到戶,最低保證量水到渠。因此,各水管單位要下大力氣完善量水設施。
5.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為了確保終端水價依法實施,必須加強對水管單位的監督,防止水費計收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落實“三公開”、“兩禁止”,即水價公開、水量公開、水費公開,禁止亂收費、禁止澆人情水、定期檢查,專項治理,糾正澆地過程中的不正之風。
同時,建立水政配合,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水價管理機制,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查處,切實維護供、用雙方的合法權益。
6.建立用水合作組織
為保證終端水價依法實施,必須建立用水合作組織,明確用水戶的“責、權、利”,讓用水戶合作組織負責渠道工程管理、征收水費及所征收款項的使用,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以所有用水戶戶主為會員的用水戶協會,其執委會與組委會、協會代表大會都是由協會會員選舉產生,能夠充分體現農民意愿,在編制工作計劃、年度預決算,組織指導灌溉設施及水費征收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用水合作組織使每個用水戶都能參與到灌區管理中來,為終端水價趨于合理、順利實施奠定了基層組織基礎,可以極大地促進終端水價的實施,使渠道工程管理經常化、制度化。(劉兵旗)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