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網:田處長,你好!感謝接受我們的采訪。首先祝賀江蘇省國際招標公司再次被評為水業優秀咨詢機構,請你談談感受并介紹一下貴公司的情況和2006年水業咨詢業務的有關情況。
田敬斌:十分感謝中國水網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交流。繼去年之后再次被評為優秀咨詢機構,我們感到十分高興,我覺得這是本行業的專家和同仁對我們的鼓勵。江蘇省國際招標公司以招標代理為主業,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咨詢業務主要是我們咨詢部在做,這幾年取得了一點進步,與各方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水網的評選活動是這種支持的一個具體體現,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認可,深受鼓舞。
江蘇省國際招標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國內資質等級最高、涉及領域最廣的專職招標代理及咨詢機構之一。最近幾年,隨著國家關于城市市政公用行業改革的起步和深入,公司根據市政公用行業市場準入的競爭需要,結合自身多年來在招標領域的豐富經驗以及所擁有的優秀人力資源,開始就城市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咨詢服務。在數年之間,我們已經在國內二十多個城市中為幾十個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項目提供了咨詢,內容遍及城市污水處理、城市供水、城市管道燃氣、城市垃圾處理、城市公交等領域的BOT、TOT、國有產權或股權轉讓以及與此相關的特許經營事務。
在多年的服務中,人才一直是我公司的優勢之一。公司具有一大批專業人士,占現有職工的90%以上,他們熟悉有關法律、國際慣例和商務運作,經過長期的業務實踐,積累了處理各種問題的經驗,為高質量的咨詢和代理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6年,我們在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從事的污水處理廠BOT、TOT或BT咨詢代理項目近十個,有的已經簽約,有的仍正在進行之中。借此機會,我想感謝各地客戶對我們的信任,以及在工作中提供的支持,水務項目咨詢如果沒有客戶的積極配合與理解,是不可能順利完成的。很幸運,我們的客戶都有極強的理解力和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使我們的咨詢工作成為一個既富于成果又十分愉快的經歷。另外,很多業界的專家也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謝。
水網:江蘇省國際招標公司是水業市場上比較活躍的專業咨詢公司,這幾年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在提供咨詢服務的過程中,你覺得水業市場的發展有什么特點?
田敬斌:作為咨詢機構,我們講水業市場,一般指的是近幾年水業投資體制改革所帶來的公私合作,也就是歐洲人所說的PPP或者PFI,由于市政公用行業投資門戶的開放,形成了非國有資本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市場。總的看來,雖然時間短暫,這一市場已經表現了從盲目向理性的發展脈絡。從政府方面看,最初的盲目表現在,處理存量資產時較多地追求高轉讓價,把體制改革簡化為拍賣式的價格競爭,在BOT項目中也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水處理服務費上,總之是把水業的體制改革簡化為單一的資金問題,而忽視了長期運營、配套建設、政府監管等重要問題。從投資人方面看,撇開戰略性投資不談,感覺有些投資人前幾年在對市場的判斷上過于樂觀,在項目選擇上有些盲目。我感到這種情況正在迅速發生變化,政府和投資人不斷成熟,整個市場也正在成熟。從我們所接觸的客戶情況看,政府部門對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務實,少了那種急于甩包袱式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投資人在項目選擇上也更加趨于理性。這種趨勢對于水業市場的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我認為,在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中,市政各個領域的發展方向基本一致,但步伐各有快慢,與城市管道燃氣發展相比,水業市場仍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處于一元化市場格局被打破以后從整合走向新秩序的階段。由于要建立一個新秩序,起步的規范化就很重要,這也是為什么咨詢服務能夠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原因。
水網:你認為當前水業市場上哪些問題是值得特別關注的?
田敬斌:首先,我認為政府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水業市場化。在水業市場中,政府占據相對主動的地位,因為政府提出具體的工作對象和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個具體項目的發展軌跡和結果。應該認識到,市場化的目的決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要提高市政公用設施的運行效率,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使市政公用設施的運營與整個經濟發展水平保持和諧。就拿當前比較流行的BOT、TOT來說,其本質是一種融資手段,是政府向市場借錢,政府必須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大家一定要把這本帳算清楚。因此客觀地說,如果政府并無迫切的資金需要,就沒有必要一定要搞BOT或者TOT,如果搞BOT、TOT,也必須注意在引入資金的同時,充分重視設施運營管理經驗和方法的引入,爭取最大程度地提高運行效率。在國內已經進行的市場化項目中,有些污水廠本來運行良好,政府也并不缺少資金,但為市場化而市場化,結果運管水平并得不到提高,政府還要按合同支付污水服務費,且這個費用比市場化之前運行費用要高不少。當然也許政府有其他因素的考量,我們不得而知,如果單從提高設施運營效率的角度看,我覺得這樣的例子是應該引以為戒的。
其次,市場化不是責任由政府完全轉移至投資人的過程,而是責任重新分配的過程,政府仍需要承擔起相應的工作。有些地方傾向于認為,一旦引入了投資人,政府就可以把這些問題一股腦全推給投資人,政府可以一身輕松。我曾在某地和某部門交流過,他們以為只要投資人來了,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由他們解決,管網建設、污水廠建設、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等等,我覺得這是一種偏頗的看法,市場化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完全把責任交給運營商,政府的責任仍然很大,比如整個城市的污水處理規劃、污水費的征收、配套管網的建設、污水處理服務的監管、污泥處置的統一規劃等,政府特許給運營商的只是污水廠的建設和運營,而這只是污水處理事業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與前一個問題相聯系,就是政府監管的問題。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以后,政府的職能將發生從“運動員”到“裁判員”的重要轉變,從以往的投入和經營轉變為對投資和經營的監管。目前,不管是投資人還是政府部門,對加強監管都是沒有異議的,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監管的效率,保證監管的質量。在依法監管的前提之下,我覺得一是要解決監管的范圍問題,監管應該緊緊抓住市政公用行業的特點,拿水務項目來說,應該抓住水務項目投資、運營的關鍵環節,不能事無巨細一把抓,特別是屬于運營者自主經營范圍以內的事情,不能用監管的名義去干涉,否則既會使監管事務增加,也會使運營者不勝其煩,還容易造成雙方的糾紛,不利于水務項目本身的良性發展。二是由于水務項目的監管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因此要解決好監管中的部門間工作協調問題。作為咨詢機構,我們在咨詢事務中也在積極探索,努力使監管工作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
水網:在新的一年里,貴公司在水業市場咨詢業務方面有什么計劃?
田敬斌:我們還是要兢兢業業地做事,爭取能夠為更多的客戶服務。在從事這項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其重要性,每一個項目對當地而言都涉及社會公共利益,涉及數千萬甚至更多的投資,涉及二三十年的水務事業,所以在提供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要求大家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因為這個過程中的任何疏漏都可能給今后的運營帶來麻煩,我覺得咨詢機構的利益是小事,而市政公用事業的健康發展則是大事,這是我們在提供咨詢服務過程中始終要堅守的原則。我們希望能在這個原則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與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咨詢機構的積極作用。(中國水網)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