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水業日益國際化的趨勢,中國水網英文網站應運而生。在英文版開通之際,中國水網相繼采訪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型專家,他們分別談了對中國水業國際化的看法和對中國水網英文版的一些建議和祝愿。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鄭興燦博士于百忙中欣然接受了中國水網的采訪。 中國水網:請您談談對中國水網即將啟動的英文版的看法 鄭興燦:啟動英文版標示著中國水網已經真正發展壯大,具備走向世界的實力和水平,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中國水網英文版的運行,會不斷擴大中國水網自身的影響力和影響范圍,促進國內外水業信息的快速傳遞和業界交流,傳播中國水業的動態、市場需求信息、產業發展情況、技術發展成就,為國內外水業機構、廠商和從業人員提供一個信息豐富、簡便快捷的溝通渠道和在線交流平臺。 中國水網:目前中國水業受國際影響是否明顯? 鄭興燦:在市場份額方面,目前受國際影響還不太明顯,水業是一個資本高度沉淀的行業,我國水業投資規模之大,決定了國有或公共資本會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總體上說,國際資本和民營資本只能起到補充作用。目前我國水業的產業發展和管理水平仍然明顯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國際和民營資本的介入有助于增強水業的市場競爭,有利于水業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近年來,我國水業的國際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引入了國際上通行的多種資本運作模式和運營模式,一些國際水務公司和合資公司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國際通行的一些運營模式在中國還存在一些水土不服或者變態發展的問題,在促進我國水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不良后果和負面影響,需要進一步加強各個環節的監管,規范各利益攸關方的行為。 中國水網:中國水業是否在逐步走向國際化?中國水業國際化是否有必要? 鄭興燦:中國水業市場已經逐步變為國際化市場,但中國水業企業走向國際的路途還比較遙遠,沒有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水業集團與資本運作能力,估計短期內也難以形成,因此,中國的水業企業(集團)應該先立足國內發展,利用本土優勢和吸收國際經驗,從管理和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和集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運作模式,逐步走向世界,包括歐美市場。中國水業國際化已經不存在是否有必要的問題,中國水業國際化已經是必然趨勢,但不管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是關鍵。 中國水網:外國水業哪些國家比較先進,哪些地方值得中國水業學習借鑒? 鄭興燦:全球化背景下的水業,難以判斷哪個國家的水業比較先進,水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地域特征和社會屬性,實際運行績效好的都值得學習和借鑒,運行不好的也值得剖析和總結。作為公益性或公共服務行業,關鍵的是水務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時候,應得到外部和自身的強力約束,以保護公眾群體的利益和取得環境質量的最大程度改善。至于水務領域的技術發展方面,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水業先行國家已經形成的技術資源,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沒有必要過度強調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和再創新仍然是快速提高我國水業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集成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在某些方面,基本上屬于我國特有的問題,我們只能加強自主創新,盡快解決其技術問題,比如飲用水水源水質普遍得不到充分保障的狀況下,如何保障飲用水的安全優質和達到新的水質標準!城市大發展時期,受到工業廢水和地表污染物影響、水質水量高度波動的城市污水,如何保障處理設施的運行效能、投資效益和環境績效。 中國水網:請您為中國水網英文版提些意見與建議鄭興燦:特別需要加強英文編輯和組稿能力,擴大信息采集范圍,保障信息的傳遞快速,網頁的及時更新,可能的話,建立一個對廣大用戶具有吸引力的網絡互動平臺。 |
編輯:謝曉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