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柯凱文 亞太區總經理 右:周威方 中國區總經理
——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亞太區暨中國區總經理專訪
作為全球500強公司,GE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很多行業,并且在各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GE公司十分看好中國的市場開展,并于今年5月29日在北京啟動了“綠色創想”活動,全面提供綠色產品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同時這也是GE企業公民的行為,除了產品和技術的開發之外,GE也在努力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為整個社會的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GE的水處理公司在全球的水處理以及工業過程處理方面是一個領先的企業,GE在全球很多地區都有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業務,包括北美、南美、非洲、中東以及整個亞洲地區。現在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的業務在全球銷售達20億美元,在全球有8000名員工。在中國GE除了北京和上海的運營中心之外,還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全球非常先進的水處理實驗室,另外GE擁有很先進的分析實驗室,為客戶提供水處理過程的分析。
作者就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在中國水務領域的現狀和戰略規劃對亞太區總經理柯凱文先生暨中國區總經理周威方先生進行了專訪。
競爭優勢
談到中國水務領域激烈的競爭,柯凱文先生說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有三大優勢。首先GE涉及多種行業,各個業務部門之間能夠互相分享想法、技術和程序,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作為整個GE的一部分,可以借鑒GE內部其他的行業,如發動機、發電設備、醫療設備等領域的成功范例和經驗;第二是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是全球能夠提供最廣泛水處理的設計、產品、技術、設備和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具有非常獨特的整體優勢,GE的技術和產品主要是分四大領域:海水淡化業務、廢水回用和處理、飲用水處理和零液體排放,其中零液體排放是消除整個工業過程中產生的液體在自然環境中的排放;第三是在GE中國有非常廣泛的技術合作,在上海成立的中國技術中心有專門的技術力量作為支持,另外GE積極參加了很多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并通過多項中國政府主導的的技術轉讓和國產化項目,不斷加強和中國伙伴的合作。
先進的技術
柯凱文先生在專訪中指出水資源危機是中國水務領域最大的挑戰,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兩個辦法:節約用水和創造更多的水。因此,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把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作為在中國水務領域的投資重點,并不斷尋找和開發新的技術。GE已在上海的中國技術中心建立了一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水處理實驗室,專門進行水處理的一些化學制劑和新型膜技術的研究和測試;另外GE在無錫還建有一家制造化學制劑的工廠。
周威方先生介紹了一種移動水處理技術,這種技術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可移動,能夠同時用于污水處理和原水供應,包括應急用水和短期用水;目前這種技術在歐洲已經很成熟,東南亞海嘯時,GE就利用這項技術幫印尼解決了緊急用水問題,但是該技術在中國水務領域還是空白。另外,GE的ZeeWeed膜生物反應器工藝是一項十分先進的技術,運用該技術可以一步達到回用,直接產出達到地標水三級以上的標準的高質量出水,同時該工藝設計緊湊,工廠占地面積很小,大大降低基建成本。GE目前正在與中國相關政府部門探討這一技術在中國的可行性,并準備做大型的城市實驗,實驗成功后該技術可大規模用于中國的城市和農村的污水處理和自來水的凈化。
水務領域的綠色創想
綠色創想是整個GE公司的一個承諾,貫穿于GE所涉及的每一個行業。柯凱文先生說在GE的水處理領域,綠色暢想就是要尋找更好的方法和技術用于純水凈化、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世界水大會期間,柯凱文先生與曾培炎副總理以及建設部的領導就中國的水處理業務進行了交流,政府領導十分希望GE能夠提供適合中國水務領域的整體化解決方案。
柯凱文先生說中國水務領域是整個亞太地區增長最快的市場,也是最大的市場,因此GE在中國的人才和技術方面的投入也是最大的。針對中國面臨的水資源匱乏和能源緊張的挑戰,GE公司不斷加大在中國綠色產業的投入,并將此作為公司的投資重點。目前GE在中國的污水處理能力是30萬噸/日,還有10萬噸/日的在建項目,同時在污水處理方面GE做到的并不僅僅是簡單的達標排放,而是能夠進行回用。清河的項目每天可處理8萬噸市政二級排放污水,過去這些水一直是直接排放的,現在經過處理的水可用于奧運場館、設施以及綠地的非飲用水源。這也是GE綠色暢想活動的一個具體表現。
談到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在中國水務領域的發展前景,柯凱文先生充滿了信心,他表示GE希望通過與中國政府的合作把更多新的技術和自身的項目管理經驗帶到中國,并通過品牌推廣提高社會對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及其新技術的認識度,把最好的產品和技術帶給中國的客戶,在中國的水務項目上進行實施,依靠技術實現GE在中國水務領域的綠色創想。
(中國水網 作者:王彩霞)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