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城市水業戰略論壇期間,江蘇國際招標公司咨詢處處長田敬斌接受了中國水網的專訪。田博士侃侃而談,從本公司的發展談到整個中介公司在市場化模式下的發展等很多問題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熟諳招標程序和相關規定、廣納優秀人才是公司的優勢
水網:貴公司的業務領域以及競爭優勢體現在哪里?
田敬斌:江蘇國際招標公司從2003年開始介入到水務行業,最開始是城市燃氣,然后是城市供水以及污水項目。至今已做和正在做的項目大概有30個,包括BOT、TOT、產權轉讓等模式,業務主要涉及到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區。
江蘇國際招標公司本身是一個招標公司,而后介入到咨詢行業。首先對招標程序的了解是該公司一大優勢。有人提到招標與咨詢的區別,但目前國家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對于城市公用事業一些產業要進行招標。這樣的規定已經出臺,肯定要遵守,至于有些地方是不是值得商榷可以討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所謂的一些惡法或準惡法,但是只要存在就要遵守。有人提到國字號3號令中對用招標來轉讓國有資產是不是合適?我認為既然已經存在這樣的規定就要遵守。此外是不是適合招投標法也可以討論。招標法的第二條規定的很清楚,境內的所有招投標都要采用這個方法。在招標中一共有三類,一類是貨物招標,一類是工程招標,一類是服務招標。在我們的理解上現在的這種招商工作實際上也屬于服務招標。有人認為不能應用現在的招標程序來對投資人進行招標,而我認為招標程序都是一樣的,只是設定條件時有區別:設備招標時可能對設備技術性能進行要求;工程招標對工期、建設的項目方案有要求;而對投資人招標是對投資人的資質條件、方案有要求。招標的程序從預審、文件編制、發布、競標組織至最后的定標從法律的規定上講沒有變化。因此對招標程序的了解是我們公司的一大優勢。
其次在投資領域內長期的中介活動對投資人及政府的需求有很深入的了解。我們公司本身是一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在江蘇省內積極地參與項目咨詢服務,對政策性投資、企業投資有很多的了解。
再者人才優勢也是公司的一大優勢。在全國同類公司中該公司的人才優勢一直較為突出。公司的大部分人是技術人員,很多有海外背景,他們對國際慣例比較了解,這對于吸收國外經驗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在市場化模式下招標方式與以前的不同在于招標條件的設定
水網:您認為在在市場化模式下招標方式與以前有何不同?
田敬斌:招標的程序都是一樣的,在應用時需要注意市場化模式的特點。主要的是首先要明確標的是什么,象現在常見的BOT、TOT項目選擇的是法人,即投資人,非貨物或是服務。對投資人的要求是招標要重點把握的問題,具體的要從其運營經驗、資金實力上等方面進行把握。這就是在水務市場化下很大的一點變化。
具體到項目中去,需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尤其在做TOT、BOT污水項目時要注意到這個問題。政府選擇投資人,投資人選擇市場。這種選擇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帶來不同的結果。因此,在實際項目中要根據具體的地域來設定招標條件。招標條件的設定是目前在水務市場化下需要考慮的,也是區分以前的主要不同。
代理項目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來自于對招商與被招商方需求的把握
水網:您們在代理項目的過程中有無遇到困難或是阻力,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田敬斌:在水務市場化過程中,有幾類利益是需要關注的,國家政府的利益、投資人的利益以及公眾的利益。這幾類利益中一定要綜合考慮并明確優先順序。
在項目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些利益很難協調。任何一個項目里都是政府在做操盤手。政府本來不應該有利益傾向,但在我們國家的體制里,政府有時會以保護國家財產的借口來擠壓投資人的利益,同時忽略了公眾的利益。實際上政府的立場很明確,其必須保證國有資產不能貶值和流失。因此政府在轉讓資產時對資產需要進行充分的評估,在選擇投資人的時候往往以投資人購買的報價大小作為評估標準。投資人與政府的利益在這點上是對立的,如果政府不愿意降價,投資人不愿意加價,項目取得進展就比較困難,這在水務市場化特別是在處理存量的項目過程如TOT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BOT項目中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地方想將管網納入到項目中去,但政府出于水價的考慮又不愿意投資人將管網的投資作為投資的一塊,因此采取一種苛刻的方式讓投資人接受,最后的結果是政府反而不能將項目做得很實在。這也是政府和投資人存在的利益沖突矛盾。
我們所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在項目進展過程中讓政府了解水務市場化不是一脈的,并不只是讓政府卸包袱,而是讓投資人參與水務的運營,提高服務的質量,最終目的是為了公眾受益。政府也理解最終是為了公眾的利益,而不僅是解決自身的資金困難,如果這樣發展的話,項目最后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因此如何協調雙方的立場找到平衡點是最為關鍵的。
在實際的工作中,用專業的財政測算,讓數字來說話。如果投資人不能贏利,最后政府的目標也不會實現,類似這樣一些專業的服務讓政府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接受這樣的觀點。
而在公眾利益上,政府應該要求投資人在服務的過程中保證服務質量并對其進行監控,通過監管保證最終讓公眾得到比較好的服務。
水務市場化模式下也要遵循現有的法律規定
水網:您對特許經營項目要求必須進行招標的看法?
田敬斌: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特定經營權經過受理的話必須通過招標的形式來進行,國有資產的轉讓也必須進行招投標。法律可能有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在目前這種方式下,在強調以法治國的大方針下必須要遵守現有的法規。不能以合理來代替合法,在合法的基礎上才能合理。此外還有一種對招標的誤解,認為工程招標的程序不適用于投資人招標。對此,我認為可以商榷卻不能認同這種觀點。招標程序只有一個,程序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都有招標文件、評標、定標,只是招標條件不一樣。在任何國家招標的程序都一樣,只是標的在評價的方式上不一樣。工程招標的時候會評價施工方案、施工期限等;投資人招標的時候會評價投資人的財務方案、運行方案、運營經驗、業績等等。
招標的程序完全適合于目前水務市場化的模式,只是需要把握水務市場招標具體的特點。
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依然在長江三角地區
水網: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在什么地方?
田敬斌:公司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長遠來看是結合在一起的,在國家大的環境下公司依然致力于招投標業務,同時介入咨詢行業中,將服務深化。目前的服務地點在長江三角地區,該地區投資環境較好,而中西部受到財政能力等的牽制相對而言選擇和考慮的機會較少,但是隨著將來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也不排除向中西部發展的可能性。
后記
當問及對中國水網的品牌活動“水業戰略論壇”的評價時,田敬斌認為中國水網舉辦的這次論壇非常好,在非政府的力量下能夠會聚這么多和這么齊的行業主管部門領導、行業不同領域的權威專家、業內知名企業等一起討論水問題的機會很少。中國水網選定的主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些主題既有對過去的總結和回顧,又有對未來的展望。他特別強調,下午傅濤博士在沙龍上關于產業主體的發言非常有啟發性,無論是作為操盤手的政府還是作為主體的投資人如何的互相選擇,在做項目時如何分析都有很好的啟發。此外,他希望論壇能在水務市場化的法律建設上多做一些呼吁。
編輯:謝曉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