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周琪院長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發展

時間:2006-03-22 08:15

來源:中國水網

評論(

在國內的眾多著名高校環境學科中,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一直是少數的佼佼者之一。特此,中國水網記者專程前往同濟大學采訪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周琪院長。平易近人、儒雅風度的周院長談笑風生,對學院的發展表現出了富有底氣的驕傲。

一、關于學科建設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上下水道系,1981年成立環境工程系,1988年成立環境工程學院,1998年成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學院建制成立的教學和科研學術機構之一。學院發展到今天,已擴展到市政工程和環境學科等兩大類領域。學院的發展是同國家環境保護事業和市政建設事業的發展分不開的,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同濟大學在原有給水和污水處理領域有很強的研究實力基礎上,開始向環境領域各方向上拓展。在一批知名專家教授利用自身優勢和相關學科融合的基礎上,開展了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等方向的學科建設。當時同濟大學物理系聲學所在噪聲污染控制的研究工作也開展較早。該學院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起步也很早,目前該學院下屬的環境科學研究所是具有國家環保總局的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單位之一。在學科發展當中,也引進了很多其它專業人才的加入,建設了環境科學專業,在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生態學等領域開展研究。1998年國家設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的一級學科,學院首批獲得了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單位。

目前學院設置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專業)三個二級學科專業,具有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動站的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體系。環境工程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學院研究領域包括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水資源與城市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化學和環境生物學等。目前學院擁有國家和上海市重點學科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各一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市政和環境工程的人才。學院下設的國家級研究機構有"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正在建設的"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二、關于學生素質培養

在學生素質的培養上,同濟大學同國家經濟發展和市場的需要結合得非常緊密。50多年來為國家各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院、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有的留學海外。同濟大學的畢業生受到各用人單位的好評。周院長特別指出,環境學院的學生注重三個方面的培養:

1、有深厚的理論基礎

高等教育一直強調重基礎、寬口徑的教育模式。這就要求學院培養學生要掌握扎實的基礎與專業基礎,比較寬的專業面,不是只局限在一個領域。因為現在的專業畢業生,將來會從事其它相關的專業,所以,環境學院特別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工作,學院一、二年級的學生修相同的理論基礎課,三年級再根據各自特長和自愿,分專業學習,為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好的發展基礎。

2、注重實踐方面的培養

現在學院專門為本科生開設了創新性研究課,這個課程要求學生自己選擇導師、自己搭建實驗臺、自己選擇題目、自己寫論文。盡管是選修課,但有80%以上的學生都選擇了這門課程。另外,地方和大學的設計院也為學生實習提供了一個舞臺。

隨著學院的發展,學生實習任務安排也比較重,社會實踐是工程學生必不可少的訓練。周院長呼吁,環保企業和設計院應該把學生看成是未來這個領域的專家和接班人,和大學一道擔負培養接班人的重任,為他們提供實習的場地和機會。

3、知識面貼近市場需要、貼近國家需要

現在的人才都是市場上進行選擇的,所以,學生的知識面也應該同國家的需求和市場緊密結合。在這方面,周院長希望學生從學校走到社會,要以事業為第一選擇,在學校要重視自身工作能力的鍛煉。其實學校有很多機會,包括參加學生工作的管理,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教師科研,參加社會調查、公眾的環保宣傳和工程實踐等,使畢業后很快能勝任崗位的需要。

三、關于國際合作

2002年,為加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同濟大學共同建立UNEP-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簡稱IESD學院)。IESD學院的成立使同濟大學環境學科跨入了全面國際化環境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新階段,它將為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培養高層次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并積極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組織的地區或全球環境保護項目。IESD學院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2004年7月成功舉辦了首屆"亞太地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有亞太地區超過25個國家環境領域的未來領導人前來參與培訓、交流。IESD學院將開始招收亞太地區學生攻讀碩士學位,目前已經有多所大學聯盟學校參與該計劃。

周院長強調說,UNEP同高等院校建立此類機構在世界上是第一個。UNEP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學校同UNEP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因此學院的發展也得到了UNEP的充分支持。在同UNEP的合作中,學院參與了一些國際上的環境培訓、共同研究全球關心的區域問題。另外,學院也利用這個平臺,得到同國際上同行交流的很多機會。

在國際合作方面,近年來學院主辦了多次國際學術交流會。中法環境工程研究生班每年輸送十多名學生到法國學習,學生獲得同濟大學和法國的雙碩士學位。

四、關于未來的發展

近年來學院主持和參與了大量國家及部委重大科研項目,目前在研的"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有"城市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城市生活垃圾生態填埋成套技術及示范"、"化學-生物絮凝組合技術與設備"、"高級催化還原技術與設備"、"填埋場礦化垃圾綜合利用技術"、"城市污水活性污泥法生態毒性削減的智能模型研究"、"太湖流域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濕式氧化催化劑和反應器的研制與開發"、"新型膜-生物反應器的研制與應用"和"多相光催化氧化技術與設備開發"等十多項。國際合作項目有芬蘭MTT(歐盟第五框架計劃項目)"城鄉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法國合作項目"城市水資源管理"等。在“十一五”期間,學院將在結合國家和上海市重大工程,開展城市飲用水處理,城市水污染的控制、流域污染控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利用UNEP的平臺,開展環境管理、環境規劃、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在采訪中,有很多學院的老師多次找周院長商定工作安排的時間等。但是,周院長仍然熱情和詳細地向記者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情況。不由腦海中瞬時閃出一句話:“師者,表率也。”

中國水網水業人物 周琪

(中國水網 李建軍)

編輯:李建軍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