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什么是節水型社會

時間:2005-09-21 01:53

評論(

水利部 李明生
今年5月下旬,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以下簡稱《大綱》),這是我國第一個涵蓋了農業、工業和城市生活節水技術的政策性文件。《大綱》提出了通過節水技術政策的實施力爭實現的目標:到2010年實現工業取水量“微增長”,農業用水量“零增長”,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逐步下降。
在我國,水資源短缺與嚴重浪費現象長期并存,反映出我國傳統的以工程建設為主的治水模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因此,《大綱》從編制的思路上充分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指導思想。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性舉措,其經濟和社會意義絕不亞于長江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工程。
什么是節水型社會?
節水型社會的本質特征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導向作用,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這不同于傳統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來推動節水的做法。
無論水資源短缺的地區還是水資源豐富的地區,都需要建設節水型社會。因為節水是減少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浪費水資源不僅造成局部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加劇,也增加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本,包括取水耗水成本和水污染處理的成本等。
未來15年是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建設節水型社會,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機制。二、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三、推廣先進實用的節水技術。
1998年以來,水利部確立了甘肅省張掖市、四川省綿陽市、遼寧省大連市等城市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目前,試點工作已初見成效。張掖市形成了“總量控制、定額管理、以水定地(產)、配水到戶、公眾參與、水量交易、水票流轉、城鄉一體”的運行機制,通過調整經濟結構,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益,通過推廣各種節水技術,提高了水資源使用效率。張掖節水型社會建設,保障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的順利實施,實現了下游生態修復與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寧夏和內蒙古在水權轉讓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們的做法是在用水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由政府和企業投資對灌區進行節水改造,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節約的水量有償轉讓給新建電廠。通過水權轉讓,調整用水結構,以節水促進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從宏觀上提高水資源的配置效率,從微觀上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全國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市、縣已達105個。
鏈接:我國水資源短缺形勢嚴峻      
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區人均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水污染嚴重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全國每年缺水近400億立方米,耕地每年因旱減產糧食280多億公斤;全國660多座城市中大約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城市、工業年缺水近60億立方米。據預測,我國人口在2030年左右將達到峰值16億,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預計屆時用水總量為7000億~8000億立方米,而全國實際可能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億~9000億立方米,水資源進一步開發的難度極大。
與水資源短缺的現實相比,我國水資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產和生活領域存在嚴重的結構型、生產型和消費型浪費,用水效率不高,節水潛力巨大。2004年我國萬元GDP用水量為406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4~0.5,發達國家為0.7~0.8;全國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5~10倍;我國水的重復利用率為50%,發達國家已達85%;全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達20%左右,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項每年就損失上億立方米;我國在污水處理回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處于較低的水平。
(新華網)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