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E20供水聯盟聯合江蘇中法水務在常熟召開“智創生態·共啟新程”暨E20供水聯盟智能進階專委會2025年度戰略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供水行業智能化建設的特點和難點,探索供水智能化標準共建、產品共創的實踐經驗,為供水行業更加低成本、高質量完成智能化轉型探索可復制、可持續發展路徑,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20余家供水企業代表共同參與。
2025年,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爆發引發了世界的重構。國家密集出臺政策明確提出央國企需加速數智化轉型,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
供水行業具備天然的“區域性、公益性、長周期”特征,智能化建設面臨技術路線選擇困難、標準體系缺失、數據孤島嚴重、創新投入產出比低等多重挑戰。供水行業的智能進階,需要以服務進階為目標,需要以企業為中心的開放生態,同時需要行業共建共享共創,釋放多重價值。
3月20日,E20供水聯盟聯合江蘇中法水務在常熟召開“智創生態·共啟新程”暨E20供水聯盟智能進階專委會2025年度戰略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供水行業智能化建設的特點和難點,探索供水智能化標準共建、產品共創的實踐經驗,為供水行業更加低成本、高質量完成智能轉型探索可復制、可持續發展路徑,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20余家供水企業代表共同參與。
會議現場
從標準到場景
行業智能化進階怎么走
會議由E20供水聯盟秘書長劉保宏主持,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江蘇中法水務副總經理王勇慶分別致開幕詞。
薛濤代表E20供水聯盟智能進階專委會向與會來賓表示感謝。他表示,專委會以服務進階為目標,建立“基礎研究、技術攻堅、商業運營”的三體聯動架構,讓行業研究、水司場景需求、企業創新活力形成閉環,目前已有 20 余家標桿水司攜手同行,期待未來依托專委會成員共同努力,通過智能化釋放供水行業多重價值。
薛濤
王勇慶代表東道主江蘇中法水務歡迎與會專家,并介紹公司作為常熟市全域供排水服務商,深耕供水、污水、市政、智慧四大核心業務領域。在標準化建設方面,企業主導編制《水中臭味物質快速檢驗》等5項團體標準,建成蘇州市首批供水物聯網感知數據集,同時引入蘇伊士國際領先的“SUEZ Way”管理體系,為行業規范化發展提供示范。
智慧水務實踐層面,企業依托智能加藥與能源管理系統實現三大水廠節能降耗;通過智慧座席系統提升客戶服務響應效率;創新研發船舶智能供水設施,解決流域船民飲水難題;管網漏損率連續九年優于國家要求;同時,通過 AI 安全識別系統、云平臺檢查機制構建起全流程安全管理體系。
基于上述實踐,江蘇中法水務提出“標準引領、數據驅動、智能賦能”三位一體發展路徑,建議行業建立標準協同創新機制,共同構建智慧水務生態圈。
王勇慶
E20供水研究中心行業分析師段成分享了供水行業智能化建設現狀難點,同時對智能進階專委會工作成果及2025年戰略目標進行了詳細匯報。
段成
供水聯盟于2023年12月發起成立E20供水聯盟智能進階專委會,提出共建共享共創機制,建立水司為主導的智能生態,希望通過標準化和產品化,將智能化帶來的價值充分轉化為供水服務價值。經過一年多努力,50 余次線上線下研討會議的召開,智能進階專委會圍繞“生態構建、標準制定、產品共創”三大主線取得顯著進展。
產品共創方面,專委會聯合成員企業進行模型開發、水脈動儀、安全網關等產品共創場景探索,在標準共創方面,三項標準已經正式發布(請點擊:三項標準通過評審!共同定義供水領域智能化領跑者),段成認為,供水企業的智能化進階應該從“規則適配者”向“場景定義者”轉型,相關工作要與政府考核、用戶體驗深度綁定,在提升企業標準化管理同時,爭取政府和民眾的充分感知。
目前,智能進階專委會秉承“共建共享共創”的機制和理念,堅持以場景為牽引,持續推動標準編制應用與產品開發,探索多家領先水司牽頭-技術廠商等生態托舉的多贏合作模式,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模式創新。
徐婷婷
江蘇中法智能水務部工程師徐婷婷圍繞“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智慧水務新實踐”主題展開技術分享。在能耗控制領域,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泵站能效管理系統”實現雙重優化:通過泵組高效區間運行控制與預測性維護技術,2024年供水電耗同比下降1.73%,供水部門加權配水電單耗降幅達10kW·h/km3。
藥耗優化方面,江蘇中法水務研發了智能加礬和智能加氯系統,依據多項水質參數和凈水效果預測,計算出當前的最優加藥量,進行投加控制,再根據效果對加藥量進行二次糾偏,礬耗降低20%,出場余氯更穩定,消毒副產物更少,濱江水廠案例顯示年度藥劑成本節約達160萬元。
智能調度方面,通過供水調度在線監測拓撲圖以及水力水質模型,增強調度合理性和及時性。此外,徐婷婷還介紹了智能加碳、智能曝氣、企業知識庫和AI清水庫水位調節系統等智能產品應用效果。其中,AI清水庫水位調節系統通過“電控蝶閥+PLC柜”替代專用的流量控制閥,成本至少節省50萬左右。
話題討論期間,專委會各參與單位代表對專委會年度戰略、企業年度智能化建設路線、供水行業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市場化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Deepseek、宇樹科技等智能生產力在行業應用的未來趨勢等時代熱點也引起與會人員的熱議,各企業對智能化場景痛點、智能化產品現狀、共創模式、商業模式設計等核心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標桿示范:智慧水廠與應急水庫的創新實踐
下午,與會嘉賓在主辦方的安排下參觀了濱江水廠和長江應急水庫。濱江水廠供水能力為40萬立方米/日。目前濱江水廠節能降耗效果電耗降幅超20%,智慧加藥成本降16%,實現工藝實時監控、一步化操作,數據驅動決策。
常熟市濱江水廠
長江應急水庫為三水廠和濱江水廠的應急備用水源地,可保障常熟市5至7天的安全供水量,目前各大水源地的水質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Ⅲ類以上。
該水庫2016年4月正式投用,在水庫運行初期,遇到了國內新建水庫普遍遇到的“生態系統結構失衡、水質難于得到保證”等問題。為盡快補齊水庫水生態系統短板,提升應急水庫安全保供能力,江蘇中法水務提出了建設“生態水庫”的目標,確立了“系統修復、生態優先”的理念。在生態系統治理方面根除藍藻水華,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存,通過智能管控用數據庫、模型等實現智能化管控。
長江應急水庫
附:專委會年度工作計劃
標準編制:
【編制中】二供泵房智能運營服務、管網智能調度服務、用戶數據安全服務
【即將立項】供水廠智能加藥、供水企業數據資源化系列標準(一、營銷數據質量評價)、供水企業數據分級分類(數據產品開發方向)、供水企業營收系統
標準評估:智能客服(AI語音機器人方向)
產品共創:行業知識庫、高質量數據集、水力模型等專業模型開發
商業模式設計:數據資產開發及交易
聯系人:段成 18301566019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