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發言視頻
在“2023(第八屆)供水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蘇州吳中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程志強,以“高品質飲用水助力供水發展新征程—吳中模式實施路徑探索”為題,從行業背景、企業概況、高品質飲用水探索路徑、建設高品質供水示范區、總結與展望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蘇州吳中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程志強
一、行業背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背景下,供水行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人民對高品質飲用水的需求和供水系統建設不完善不充分的矛盾。
2022年3月15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新國標發布,并已經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實施。此前,上海、深圳、江蘇、蘇州等地也曾陸續出臺地方高品質飲用水標準和限值要求,其中,吳中區所在的蘇州市提出2035年實現全域高品質供水。
二、公司概況
蘇州吳中供水有限公司是政府參股、吳中集團控股的公用事業型企業,日供水能力55萬立方米,供水范圍覆蓋蘇州市吳中區的大部分區域,約300平方公里,用戶約37萬戶。公司現有兩座自來水廠,水源均取自于太湖,采用常規和深度處理工藝。自1994年成立以來,吳中供水堅持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目前已經完成城鄉一體化供水,為高品質供水奠定基礎。
三、吳中高品質飲用水建設路徑探索
高品質飲用水是指在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 的基礎上,感官性狀更好、水質化學安全性更高、能夠持續穩定達到生飲要求的由市政公共供水系統所供給的飲用水。
水質提升,標準先行。2020年7月,為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品質,吳中供水制定了企業水質標準《吳中高品質供水水質標準》,對菌落總數、渾濁度、色度、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消毒副產物等一系列指標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并根據后來發布的《蘇州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限值》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標準共有100項強制要求指標,其中水質常規指標46項、消毒劑常規指標2項、拓展指標52項,部分指標限值較蘇州市限值要求更高。
吳中供水根據系統安全、重點管控、著力精準、提升品質的原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高品質飲用用水建設:
吳中供水全區域高品質供水系統示意圖
?。?) 加強水源地建設,實現高品質供水的基礎是水源
吳中水源地為太湖寺前水源地,于2014年完成了達標建設,成為江蘇省第一批通過達標建設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在水源地根據特征污染物設置了在線監測站,實現總磷、總氮、高錳酸鹽指數等16項水質指標在線監測,并與水務局和生態環境局實現數據共享,從而確保水質突變得到及時響應。目前,吳中水源地水質平穩,整體III類水源,大部分指標均能穩定達到II類水質標準,優質的水源為高品質供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 提升出廠水質,實現高品質供水的關鍵在水廠
吳中供水的兩個水廠的凈水工藝均采用了常規處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出廠水的平均渾濁度約為0.1NTU,平均高錳酸鉀指數約為1.5mg/L,平均鋁濃度約為0.084mg/L,平均三鹵甲烷約為0.5,整體出水水質較為優質。
(3) 加強管網運維,實現高品質供水的瓶頸是管網
以供水管網為重點,以管網水質為目標,主要有選、控、換、洗四種措施。
選就是優選管材和配件。2015年,吳中供水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行使用薄壁不銹鋼管道作為新建小區室內供水管道,截止目前吳中供水近30%的建筑給水管道都是不銹鋼的材質;優先使用球墨鑄鐵管作為埋地給水管道,截至目前有超過70%管道為球墨鑄鐵管。
控就是嚴控施工質量,規范施工過程。通過重視施工各環節管控要點、多級檢查與考核機制、明確獎懲措施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并且重視施工人員的專業、穩定。
換就是對管道進行更換。優先改造管齡較長(管齡超過30年的市政管道,管齡超過20年的小區供水管網)、管材較差(現存鑄鐵管、鍍鋅管、水泥管等落后管材)、薄弱管段(水質投訴率高、爆管頻發區域的管道重點分析)、小區立管(尚未使用不銹鋼管材的立管)、鋼管橋管(DN400口徑以下)等。
洗就是對管道進行清洗。對DN600口徑以下埋地供水管道逐步分區采用冰漿清洗技術進行清洗,對大口徑供水管道探索研究放空沖洗,DN600口徑以下新建供水管道改用冰漿清洗技術進行聯網通水前的清洗,嘗試在部分老舊小區采用冰漿清洗或脈沖酸洗法進行清洗立管,并嘗試提供居民用戶家庭內管清洗服務。
為進一步全面管控管網水質,吳中供水建立健全了管網水質監測體系。利用管網在線監測點、管網人工取樣監測點和二供泵房搭建三級水質監測體系。根據對消毒副產物的變化跟蹤發現,管網水中三鹵甲烷含量相比出廠水會明顯升高,主要和水齡、水溫、管材等因素有關。吳中供水采取了管網分級補氯的方法,結合大范圍水質普查數據,通過模型模擬計算選取各級補氯點,通過管網補氯降低出廠水余氯濃度,減少消毒副產物的生成,并解決管網末梢余氯不合格的問題,提升管網整體水質。
補氯前后余氯、三鹵甲烷變化
(4) 合理末梢保障,實現高品質供水的終點是末端保障
吳中供水從2007年開始對二次供水泵房進行統建統管,并于2016年實現服務區域內所有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統一管理與維護。泵房內配備了專業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水質、水壓在線檢測儀表,紫外線消毒設備和門禁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泵房24小時遠程監控,保障供水設施安全運行,實現無人值守。
此外,吳中供水進行了小區二次供水水力水質模型研究,發現由于二次供水管網本身多枝狀網、末端用水量少等原因,即使不使用蓄水設施,水在其中的停留時間最長仍可以達到15小時,約為在市政管網中停留時間的兩倍,余氯衰減嚴重,水質污染隱患較大。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吳中供水開展水質水壓同步提升系統研究,將二次供水系統與膜處理系統相結合,在提升水質的同時提升水壓。
水質水壓同步提升系統示意圖
(5) 關注用戶供水設施,維護用水安全
對于住宅小區,吳中供水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戶表改造并全面取消屋頂水箱。對于非住宅類的總表用戶,針對區域內企事業單位供水設施運行維護情況進行調研后發現,企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標準不一,存在水箱多年未清洗的情況,對用戶的用水安全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吳中供水也會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
(6) 長效運行管理,保障供水水質安全穩定
吳中供水結合HACCP體系,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水質監測體系。將冰漿清洗作為常態化供水管道維護管理措施:供水管網平均運行流速≤0.3m/s的約兩年清洗一次,供水管網平均運行流速在0.3~1.0m/s的約三年清洗一次,供水管網平均運行流速大于1.0m/s的約五年清洗一次;新建供水管道改用冰漿清管方式清洗;管道搶維修前對改變流向、流速的管道,使用冰漿清管方式清洗,以保證水質。
(7) 重視用戶科普宣傳,獲取用戶認可
有機構曾對用戶做過調研,根據調研結果來看,目前約62%的用戶把水燒開喝,約20%的用戶選擇購買瓶裝水或桶裝水,約14%的用戶家中裝有過濾器,約14%的用戶會直接生飲。從中可以看出用戶對高品質飲用水的接受度較低,這與供水企業缺乏對用戶的宣傳引導有關系。
為此,吳中供水充分利用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以及電視報道、新聞采訪、報紙刊登等傳統媒體進行高品質水建設宣傳。并開展高品質水的科普,增加用戶對高品質水的了解。定期開放水廠開放日,請用戶零距離接觸自來水廠,增加用戶對自來水公司的信任和認可。利用小區宣傳欄或參加小區物業組織的活動貼近用戶生活,并編制用戶科學用水導則。
四、臨湖高品質供水示范區
吳中臨湖片區高品質供水示范區位于吳中區西側,總面積約54平方公里,共包含44個小區,12個行政村,服務人口數量約為10萬人。該鎮飲用水主要由吳中新水廠供給,供水規模約2.5萬噸/天。DN100-600市政供水管道共計約160km。
對老舊的管材進行更換,并對管道進行清洗,2021年共組織清洗183次,共清洗管道158公里,清洗后管網平均濁度從之前的0.31NTU下降至0.14NTU,水質改善顯著。
五、總結經驗
(1)高品質供水考驗的是一個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因為供水制水的每一個環節都關乎供水水質,每一個環節都值得引起重視;
?。?)對供水水質的關注要從管網水轉至用戶龍頭水,用戶飲用和使用的都是龍頭水,再好的管網水也代表不了用戶的龍頭水;
?。?)水源是供水水質的基礎,要重視水源存在的隱患與風險;
?。?)供水管網對自來水的二次污染不可避免,是供水全流程中最薄弱的環節,對供水水質的影響十分巨大;
(5)對用戶表后管道的管理一直是供水的盲區,這部分盲區大多處于管理缺失和不到位的情況,對用戶的用水安全存在巨大的隱患;
(6)要培養用戶的科學用水意識,高品質供水離不開用戶的自我管理和科學用水方式。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