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印發《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以下簡稱為《方案》)為落實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發〔2021〕23號)有關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方案》提出以下兩個目標:
到2025年,試點城市和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試點范圍內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基本構建,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舉措和改革經驗初步形成,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發展基礎、不同產業結構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基本清晰,試點對全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領作用逐步顯現。
到2030年,試點城市和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進展,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試點范圍內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全面建立,有關創新舉措和改革經驗對其他城市和園區帶動作用明顯,對全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為推進碳中和奠定良好實踐基礎。
以下為《方案》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的通知
發改環資〔2023〕140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落實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發〔2021〕23號)有關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現將《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3年10月20日
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部署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按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體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聚焦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激發地方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推進試點任務、實施重點工程、創新政策機制,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二)工作原則
——堅持積極穩妥。聚焦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將探索有效做法、典型經驗、政策機制以及不同地區碳達峰路徑作為重點,尊重客觀規律,科學把握節奏,不簡單以達峰時間早晚或峰值高低來衡量工作成效。
——堅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不同試點的區位特點、功能定位、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確定試點建設目標和任務,探索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路徑。
——堅持改革創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深化改革、開展制度創新、加強政策供給,不斷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
——堅持安全降碳。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先立后破,妥善防范和化解探索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試點城市和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試點范圍內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基本構建,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舉措和改革經驗初步形成,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發展基礎、不同產業結構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基本清晰,試點對全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領作用逐步顯現。
到2030年,試點城市和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進展,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試點范圍內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全面建立,有關創新舉措和改革經驗對其他城市和園區帶動作用明顯,對全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為推進碳中和奠定良好實踐基礎。
三、建設內容
(一)確定試點任務。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根據國家碳達峰行動總體部署,結合所在地區工作要求,系統梳理自身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基礎與進展,深入分析綠色低碳轉型面臨的關鍵制約,圍繞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產業優化升級、節能降碳增效以及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謀劃部署試點建設任務。
(二)實施重點工程。試點城市和園區要結合試點目標,在能源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先進技術示范、環境基礎設施、資源循環利用、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規劃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形成對試點城市和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力支撐。要加強對配套工程建設的各類要素保障,推動重點工程項目有序實施。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