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估值模型
我們再看下企業收購時的估值模型。
估值中最核心的就是,現金流預測,從折現系數上看不低,相對靠譜。那么核心就看企業能否長時間維持較高的現金流。如果企業能夠持續維持20億每年的現金流,公司估值129億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從敏感性分析上看,最敏感的就是毛利率,毛利率變動12%,只是增加1-2個點,就會對整個模型造成極大的影響。
而實踐中,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極大。對整個模型會造成階段的沖擊,如果不考慮凈資產的話,極端情況下,估值可能為負。從最近兩年的實踐上看,企業的收入大幅波動,毛利率大幅波動,這個波動會極大影響到企業價值,除非企業做套保,而實踐中,企業做的是單邊投機。
我們做估值,實際上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做,我之前分析,企業的基礎毛利是多少,周期性毛利是多少,周期性毛利前期會增加毛利,后期會降低毛利。當然后期企業也可以通過其他手段提升毛利,但現實中,大部分企業都是被動的。
然后對于這種大宗商品的加工制造業,一定要考慮到套期,與不套期的利潤,以及賭單邊漲跌的利潤。
這里面還涉及到一個對賭的問題,我們理論上講,對賭的都是可持續的經營利潤。但由于企業可以利用金屬價格的波動,做些投機,這些利潤原則上,不算是持續的利潤,但經營中企業完全可以做成經營性利潤。如果賭對了,就順利完成利潤,如果賭錯了,資產減值少計提些就可以,風險也不大。尤其是大股東控制的企業,完全可以利用投資金屬商品來調節利潤的。
七、復盤總結
悲觀者總是正確,只有樂觀者才會抓住機會。本案以16.4億的投資,賬面浮盈45億,總體上是還是非常成功的一筆投資,但從投資角度看,并沒有完成退出,也是存在一定的變數。
1、賺錢的邏輯
企業家有幾個可以退出的節點,從這些節點上看,都是盈利的。
1,企業40億的估值投資后,企業產能上升,利潤大幅上漲,雖然在預期之內,但是也是超預期的,體現了企業家的投資判斷力。
2,能夠將交易妥善完成,體現了資本運作能力。
3,能夠在產業前期充分獲取優勢,并利用杠桿放大產能,并成功做到,體現了執行力。
4,在價格波動期間,能夠賭對金屬價格波動方向,囤貨獲取超額收益,套保對沖風險,也體現出企業投機能力。
在收購報告書中,提到大股東投資后的幾個貢獻,總結得也很到位。
A 為企業發展制定長遠發展規劃
B 提升企業公司治理水平
C 拓寬企業發展融資渠道
D 推動企業進行跨區域布局及項目落地
E 促進企業生產工藝研發
應該說,大股東投資判斷能力可以,然后整體把控能力也沒有問題,給企業戰略上提供了支持,讓企業不受到外界影響,可以全力的獲取利潤,拓展產能,這個價值還是很大的。
2、虧損的邏輯
以我過去研究的案例來看,一年前盈利能力很強勁,一年后巨額虧損,現金流崩塌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們既然無法提前判斷出這些企業破產的征兆,那么今后在研究的過程中,適度保持謹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用最悲觀的態度來估計,企業的套保失敗,金屬價格大幅下滑,企業反向操作,吐出之前的利潤。然后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導致較長時間,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中間為了博業績,多次投機大宗商品失敗。
這種損失可能性有多大?
套保這個既然有賺,自然有賠,我覺得出現十億級別的虧損,應該不會有任何意外,尤其是之前嘗到甜頭的。之前青山控股就出現了類似風險,再之前是中航油,期貨市場,出現多大的風險都不算黑天鵝。
行業產能過剩,已經有其他企業出現,危廢企業出現產能過剩,也并不意外。
申聯現在存貨有近70億,極端情況下虧損20億的并非不可能,固定資產投資產能得不到釋放,實際上也會有10-20億的貶值,這企業的凈資產可能就會跌回30-40億。
根據塔勒布的研究,肥尾在現實中出現的概率,比我們以為的大得多。
3、交易總結
本案交易金額較大,上市公司發行股份對價129.2億,同時以15.8億的現金進行收購,合計金額達到145億,在環保行業的并購中可謂巨大。
公司對賭三年利潤,到目前都有完成,但最后一年還是有些壓力。尤其是如果業績下滑,按照嚴格的減值測試計算,則有可能出現較大的補償。
本案最大特色,就是大股東提前布局,獲取了巨額的收益。但我們深入分析發現,企業的超額盈利能力持續性一般,超額利潤來源于行業周期,來源于囤貨炒大宗商品。帶來了利潤,也帶來了風險,未來存在巨大隱憂。
考慮到雙方都是換股,估值倍數,大股東股比相差不多,買者自負,也不存在什么侵害小股東利益的行為。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