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堅持數字賦能產業變革,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努力成為全球視覺智能(數字安防)產業中心、全國云計算之城和中國區塊鏈之都、國際級軟件名城。大力推進數字賦能制造業發展,大力提振現代服務業,初步建立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3.交通強國示范城市建設全面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和數字交通試點任務全面完成,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快速網、干線網、基礎網三網基本成型,交通科技水平與創新能力有效提升,運輸服務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顯著提高,全力打造人民滿意交通杭州樣板。
4.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走在前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進一步拓寬,謀劃實施一批生態環保領域重大項目,推動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千島湖、錢塘江、富春江、苕溪、大運河等重要水系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濕地水城”成為新時代杭州的鮮明特色,城市氣質全面提升,“碳達峰”工作全面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5.社會建設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按照“一核九星”功能定位和建設要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主城區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新增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5.76萬套;終端飲用水水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教育、公共衛生、醫療、公園、體育、文化、社會福利、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優質均衡,努力建設幸福示范標桿城市。
三、突出五大戰略導向
(一)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按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國際社會要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要求,我市重點圍繞“一帶一路”、生命健康、世界文化遺產、綠色低碳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建設項目。
(二)爭當共同富裕城市范例。
貫徹落實《杭州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的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按照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和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四大體系”更加完善等目標要求,重點圍繞建設全球數字變革策源地、促進城鄉區域一體化發展、建設文明和諧美麗家園、發揮龍頭領跑示范帶動作用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支撐共同富裕城市范例的重大建設項目。
(三)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堅持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杭州的“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生態文明之都”三個城市定位,重點圍繞持續放大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三大世界遺產綜合帶動效應,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保護好西湖和西溪濕地等領域,謀劃推動一批支撐杭州三個城市定位的重大建設項目。
(四)發揮亞運綜合帶動效應。
全面落實《杭州市亞運城市行動計劃綱要》,充分發揮亞運綜合帶動效應,著力提升國際都市功能,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在賽前籌備階段,高品質建成“亞運三館三村”等重大工程,實施一批智能亞運重大標志性項目;在賽時運行階段,確保各項籌辦及城市保障工作全部就緒,賽事圓滿平穩舉行;在賽后利用階段,充分利用亞運遺產,強化體育場館的公益屬性與市場化運營的有機結合,圍繞持續開展文化體育、會議會展、賽事賽會等領域,謀劃推動一批重大建設項目,放大亞運效應。
(五)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地功能,擴大高水平科技供給。加快提升創新策源能級,集中力量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加大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動布局力度,在建設好四大省實驗室基礎上,謀劃爭取海洋、能源、農業等領域省實驗室落戶杭州。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施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機制,啟動實施一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帶動整體產業鏈和創新鏈競爭力躍升。
四、聚力五大重點領域
聚焦科技創新、現代產業、交通設施、生態環保和社會民生等五大領域,“十四五”時期安排重大建設項目530個,總投資2.9萬億元,分為“實施類項目”和“謀劃類項目”。其中,實施類項目418個,總投資2.42萬億元,“十四五”計劃投資1.68萬億元;謀劃類項目112個,總投資4897億元。
(一)聚焦科技創新項目,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圍繞打造面向世界的創新策源地,深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實驗室、重大科學裝置,打造一批產業創新和研究中心,培育建設一批高能級、差異化發展的創新和開放平臺,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努力成為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范例。安排重大建設項目41個,“十四五”計劃投資1546億元。
1.國家和省級實驗室。著力建立“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梯次培育機制,安排重大建設項目5個,“十四五”計劃投資235億元。加快建設之江、良渚、西湖、湖畔等省實驗室,全力支持之江、西湖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推進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省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系統健康科學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引力波精密測量重點實驗室”等省重點實驗室建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