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企業的有機成長上,保持均衡的健康,這樣每一步走起來,才會更扎實。”
每天堅持快走十公里,這一走就是6年,無論冬天還是酷暑。這是中持股份總經理邵凱每天留給自己安靜獨處的時間,他不僅用來鍛煉身體,也會思考工作的事情。
如今,距離中持股份團隊2008年自主創業以來,已有11個年頭了。無論“嚴冬”還是“暖春”,在外部環境風云變幻之下,中持股份能夠經受住“冷”和“熱”的考驗,一直以來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扎實沉穩。
2019上半年,中持股份“健康經營、創新發展”的戰略成果初現,通過嚴格管控新獲取業務質量,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均顯著改善,經營質量明顯提高。非運營項目在手訂單額超過7億元,其中約40%為工業類項目。其次,公司的運營業務和新業務也在穩步增長。
反觀目前的經濟大環境,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下行壓力、PPP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環境產業在時代浪潮下也受到了波及,“乏力”和“不適”尤其在一些環保企業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中持股份卻能夠禁得住“市場風暴”的“擾動”,步伐依然堅挺。中持股份有何“強身健身之術”?近日,中國水網采訪到中持股份總經理邵凱,以期從更多角度了解中持成長的答案。
邵凱
強化“免疫力”:做理性的選擇
在大勢面前,能否做出清醒理性的選擇對一個企業的前途命運至關重要。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的過于冒進,有的過于保守,經營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為何中持股份能夠在大勢面前保持穩健的態勢,保持清醒理性的頭腦,邵凱說,“這歸功于中持股份團隊的力量。”中持股份的決策層有著“和而不同”的特征,他們之間各自有自己的特點,有的性子相對激進,有的性子比較沉穩,所以團隊之間有著充分的咬合力。“快走需要一雙舒適的鞋,舒適的鞋子很重要。”正如邵凱說的這樣,團隊如同腳下的鞋,合不合腳至關重要。
2019年,中持股份提出了“穩增長,慎投資、健康經營,創新發展”的經營原則,這是深入分析了當前所面對的各方面外部形勢和冷靜評估了自身條件后,所確定的經營思路。
“一個企業發展得好不好,現金流是非常重要的判斷指標。現金流斷了,企業就死了。”邵凱直言。現金流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沒有持續性的現金流給養,企業就如同斷了命根,無法正常經營下去。據相關統計,2018年環保企業遭遇危機,約17家上市公司因現金流緊張而引入國資。
如何才能保持現金流的持續增長?邵凱分析了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資產的收益率很重要,我們不會投資不能獲得持續優質收益的資產。”邵凱認為,即使資產做得很大,帶不來良好的現金流也是不可持續的。
項目的選擇上,中持股份也有著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項目的回款很重要,中持股份不去做那些‘突擊性’的項目,而是選擇可持續的項目。”
邵凱強調,不能迷失自身專業服務型公司的定位,這點迷失了會造成企業核心價值、核心團隊、核心人員的流失。中持股份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心中就有這根弦。
在外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中持股份保持謹慎投資、健康經營的發展理念,嚴格控制項目質量,投資項目支出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對外并購的現金支出減少。
“能否保持理性的認知,與一個企業的發展姿態有關。企業要分清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事情是對客戶有價值的事情,以及在這個階段該做什么。”邵凱坦言。
必練的“重點部位”
“挖掘你能為其提供價值的客戶,找到客戶的真正需求”,中持股份從“系統創造長期客戶”到“能力建在客戶端”,再到“極致客戶體驗”,一直將能力建在客戶端,換位思考,真正地站在地級市政府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項目實踐中,中持股份也一直堅持著這樣的思維方式。
中持股份曾在一個地級市水環境項目競標中,以相對少的投資額勝出,靠的就是“時刻為客戶著想”。邵凱回憶說當時有16家企業都在為該項目做水環境治理方案,其他企業拿出來的方案投資額都比較高,80億、100億不等。經歷了3輪PK之后,最終,中持股份以10多億的投資方案勝出,方案分成兩期,打包成6個項目包,以EPC的形式進行。
邵凱分析介紹,該項目根本不需要這么高的投資,政府也不需要背這么沉重的包袱。因為政府財政支付能力有限,政府不僅僅有環境治理需求,還有環城高速公路、醫院、學校等這些設施也需要來投資,過高的投資額其實是在“綁架”政府。“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當前政府面臨的核心問題:水污染問題,還要驗證一下這種方案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可以,再繼續進行后續的項目安排。”
“把錢花在真正解決問題的地方,解決水污染問題,提供核心價值。”這是中持股份一直秉持的理念。
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持股份還構建了“中臺系統”,將“中臺”前移,建立省一級區域,更好地進行區域化管理。
“中臺系統”突破了總部職能模式的限定,有效鏈接起企業前后端,并以更具“韌性”的形態,自如應對外部的復雜條件。這種“韌性”主要在于,它能夠引導我們更高效地為前端賦能,在更廣闊的維度中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即時共享信息、策劃團隊戰斗。同時,也能深度理解總部的戰略思考邏輯,并就決策的執行與總部保持高度共鳴與協同,以此構建起一個更具支撐力的創新迭代體系。
“增肌”:攢人、攢武器
“面向未來,要善用紅利,轉化為發展動力。”中持股份董事長許國棟曾表示,在技術創新、服務質量、效率等方面不斷去提高自己,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2018年不少公司出現裁員的現象,但中持股份反而是在“攢人、攢武器”。所謂的“攢”是系統創造,反復磨練、快速迭代。“武器”就是產品、技術、是面向未來有洞穿力的東西。“攢人”,就是不斷聚集志同道合的優秀人才,不斷創造人單合一的自主經營主體。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