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優化采購流程
按照新的采購職能分工,優化相關流程,進行培訓后試點、推行與完善。流程優化涉及采購的各環節,包括采購需求、招標、投標、評標、簽訂合同、物資簽訂、供應商管理等(見圖)。
第三步:升級采購系統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并應用于采購業務,采購流程的簡化和自動化將逐漸變得司空見慣,智能與洞察取而代之成為核心競爭力。供水企業可重點關注采購系統的升級更新,通過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協作網絡等技術,打造可預測戰略尋源、自動化采購執行與前瞻性供應商管理,助力企業降低成本和管控風險,并發掘新價值來源。
第四步:打造速贏項目
通過速贏項目獲得經驗,建立采購轉型的信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設立專項采購優化項目。在初始階段,企業要把精力放在最容易實現的目標上,將其獨立成為一個項目,并將該項目作為管理團隊的優先事項,在優先級別上超越常規年度采購活動以及傳統的分散采購。
樹立勢在必行的心態。企業高管團隊需要有勢在必行的勇氣和決心,同時還要做好員工動員工作,激活各級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做到上下齊心,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與各方進行廣泛溝通。明確集中采購目標之后,應與各部門、基層單位進行廣泛溝通;方案定稿前,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方案實施初期,對申請部門、分管部門、采購職能部門遇到的問題做出快速反應,贏得各部門、基層單位的支持與配合。
設立績效考核標準。為確保項目得到高效執行,企業還需設定具體績效考核標準,以有效評估項目進展,確保項目成效。
設立績效考核標準。為確保項目得到高效執行,企業還需設定具體績效考核標準,以有效評估項目進展,確保項目成效。
2.6. 兩化融合、以人為本,四步建設全新的數字化水務企業
過去十余年間,信息化手段的廣泛應用極大提高了供水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不論是在生產調度、設備管理、客戶服務、管網管理、等業務模塊,還是財務資金、人力資源、行政辦公等職能模塊,我們都可以看到大量成熟的信息系統(見圖)。
基于辰于咨詢公司在水務行業的實踐和相關專業知識與洞見,我們認為,盡管信息系統相對獨立、數據挖掘程度不夠、信息化人才缺乏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但往前看,供水行業必將迎來管理模式從過去的自動化到現在的信息化再到未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時代(見圖)。
以抄表為例,隨著數字化手段的不斷應用,將極大提高抄表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巴黎自來水公司開發的遠程抄表系統,不僅能夠節約抄表員的工作,也可為用戶提供消費分析、泄露警報、過度消費警告等增值服務;蘇伊士2017年6月推出的一款基于智能水表功能開發的APP“水去哪里了”,不僅可以接收和分析用戶每小時用水情況,讓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更好地了解居民用水規律,更快查找漏失,同時也可以幫助客戶了解自身用水規律、養成節水意識并改變用水習慣,實現企業與客戶的共贏發展。在生產調度與管網監測方面,上海浦東威立雅上線的智能調度系統,改變了操作工傳統基于經驗的調度方式,通過大量的水力模型計算找到最優調度方案,既保證了管網供水壓力,又降低了能耗,2016年實現能耗成本年度節約125萬元;新家坡公用事業局供水部開發的智慧水網系統自運行以來,2年內監測到漏損事件110多例,在預測的爆管高發區域,有效防止爆管或泄漏約3-5個/千米,有效節約經濟損失約4000萬元以上。通過分析威立雅全球過去3年的收入結構我們也發現,信息化/數字化業務占比連續三年維持13%以上,成為公司收入與利潤新的增長點(見圖)。蘇伊士環境的數字化轉型則推動公司在市場營銷、運營管理、客戶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提升效率,2017年實現了約13.5%的EBITDA增長,例如,蘇伊士環境數字化轉型全面覆蓋水務價值鏈的各環節,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水資源智慧化運營平臺(見圖)。
然而,數字化轉型普遍面臨投資效率低、實施難度大兩大挑戰,數字化轉型失敗的案例同樣屢見不鮮。國內外領先實踐表明,實現數字化轉型沒有現成捷徑,更沒有“萬金油”式方案,簡單的購買一套信息系統并不等于數字化。對基礎能力參差不齊的供水企業而言,必須將數字化帶到自己的戰略、運營、價值鏈乃至整個生態系統中。數字化轉型之路必須度身定制。
建議供水企業數字化轉型遵循“兩化融合,以人為本”的理念,加速完成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同時深刻認識到人的價值,從以下四大方面入手建設全新的數字化水務企業:
第一步:設計總體藍圖
總體藍圖勾勒出了數字化水廠建設的大方向,它包括軟硬件的配套選擇、相關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以及生態圈的構建。其設計要考慮企業當前數字化水平和未來數字化需求之間的差距。通過梳理水廠生產線各環節對數字化系統的功能需求,包括生產調度、設備管理、人員管理、物料管理、水質管理、能源管理等功能模塊等,可以明確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方向。例如,威立雅的數字化轉型工具全面覆蓋生產經營與職能管理的各模塊(見圖)。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