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深圳一直走在全國水價機制改革的前列,并且取得了喜人的進展。在“水價機制改革研修班”第一次課上,深圳水務集團副總裁姚文彧以深圳水務水價改革歷程為例,解析水價改革長效機制的創新路徑。本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課程的簡要內容,以供交流。
30年勵精圖治,逐步推進水價改革
從近30年來的深圳水價發展歷程來看,可梳理出以下幾個關鍵時間節點:
1990 首次實施階梯水價;
1994 允許中間層加價收費;
1996 取消中間層加價,改為高層加壓費;
1999 設立“水費調節基金”用于平抑水價;
2002 設立“特種用水”,對低收入家庭實施減免政策;
2004 取消高層加壓費,出臺“中間層”用戶實行躉售價格;
2011-2013 統一全市水價,盤活節水基金;
2017 出臺深圳市水價改革實施方案
從中不難看出,深圳市的水價結構、定價模式以及調價機制均隨著時間與經驗的積累,逐步趨于合理化、科學化、人性化。除了供水企業本身的積極發展外,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也對水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影響:
(1)通過階梯水價,引導用戶節約用水;
(2)優化用水分類;
(3)完善居民用水的定義;
(4)推動減少供水中間層環節;
(5)做好低收入家庭保障工作;
(6)對調價程序、定價成本規范性的探索。
水價改革方案正式出臺
深圳水價調整面臨的難點可概括為三方面,即調價周期過長,價格不能及時彌補成本,供水凈資產利潤率偏低;定價缺乏對水務行業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缺乏價格調節的手段。為進一步深化水價改革, 2017年深圳市發改委和市水務局聯合印發了《深圳市水價改革實施方案》(深發改〔2017〕897號),提出了十條水價改革措施,包括:
(一)完善階梯水價制度,拉大各階梯價差,更好地發揮價格杠桿促進節約用水的作用。
(二)積極利用水價政策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三)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促進節水和公平負擔”的原則,簡化用水分類。
(四)通過價格政策,推動減少供水中間環節。
(五 統一全市水價政策,促進公平負擔和公共服務均等化。
(六)引導供水企業提升水質,實現優質優價。
(七)合理調整水價,保障供水行業可持續發展。
(八)完善水價調節機制,設立自來水價格平衡賬戶
(九)建立自來水價格與原水價格聯動機制,及時理順上下游水價關系。
(十)確保公共財政對防洪等公益性項目的投入,保障供水安全。
姚文彧在課上重點和學員們分享了建立自來水價格與原水價格聯動機制、統一全市水價、設立自來水價格平衡賬戶、優質優價、前瞻性定價、定價利潤率等方面的經驗,學員們也表示出了學習的熱忱,并展開了相關討論。
圖:深圳水務集團副總裁姚文彧
未來水價改革仍任重而道遠
目前深圳市水價改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緩解原水成本上升、專項工作給供水企業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但現行的定價機制仍存在調價周期過長、“成本上漲在前、調價在后”,定價缺乏對水務行業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等問題,對此,姚文彧提出了一下幾點關于未來水價改革的思考:
(1)構建與投資需求相匹配的定價體系;
(2)確定合理的水價調整周期,擬定水價調整規劃,一次定價分步實施;
(3)創新水價監管與激勵機制。
注:本文根據發言內容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深圳在整體方面的改革創新一直位居全國前列,這跟當地政府對創新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通過改革不斷地激發動能,以推動供水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升供水品質。6月21日-22日在福州舉辦的供水高峰論壇也將改革注動能作為重要話題,我們將邀請深圳水務分享最新的改革計劃,相信會對各地水務集團的發展有所啟發。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