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科創板真的來了!3月18日已經“開門迎客”,50萬起步,5天不設漲跌停,T+5后20%漲跌停,虧損可上市,引入詢價制度、引入退市機制等等。科創板在券商跟投、漲跌幅限制、發行定價、退市和信批制度等方面亮點頗多,備受市場關注。
近日,環境產業CEO特訓班十期在上海進行第二次課程。E20環境商學院邀請到行業資深專家為特訓班學員解讀“科創板”,商學院也邀請上海附近往期班同學共同學習。更有同學專程從遙遠的深圳趕來,就是不想錯過這一趟課。科創板對于環境產業來說在2019是一個機會、一個紅利,在上交所還不容許其員工對外培訓時,E20環境商學院請到行業資深專家解讀科創板。
特訓班十期二次課程現場
專家解讀科創板 環境企業大有可為
中國一直希望能建立自己的納斯達克,助力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從創業板、新三板再到科創板,中國資本市場一直在探索,可以說是念念不忘,孜孜以求。
科創板堪稱2019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頭等大事,科創板規則的落地為企業提供了施展拳腳的新場所,但科創板作為一個新鮮事物,注冊制、新的上市標準、未盈利企業的估值方法、詢價發行機制、新的交易機制都需要消化和探索。科創板這個全新的“物種”在攪動著不少企業的沖進資本市場的心。
根據科創板的定位,其目標企業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頗具意義的重大事件,對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影響深遠。
環境產業擁有3萬余家企業,以科技創新為主,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的優秀環境企業在E20企業方陣的C、D陣容中擁有著很大一部分企業。環境產業一路高歌猛進,截至2018年突然被踩“急剎車”,市場信心驟減。資本市場的退熱,科創板無疑是給環境企業打開一扇“窗”。科創板《實施意見》強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環境產業作為科創板重點推薦的七大領域之一,那么此時科創板的設立對環境企業擁有核心技術、高端裝備的C、D方陣及A、B方陣子公司都將是一次機遇。
從生態環境、綠水青山的政策支持及全球最大最復雜的環境治理市場需求,環保技術標準提升、環境監管趨嚴。環保技術創新迭代的市場活躍度遠大于從前,甚至出現了一些國際領先的細分技術和適合國內生態環境的本土化技術。科創板無疑是給環境技術類、設備類“黑馬”企業降低了上市門檻,拓寬了融資渠道,有了更多施展拳腳的機會。
科技創新及商業模式加持走進科創板
據人民日報報道:設立科創板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激發市場活力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安排。在這樣的市場定位下,科創板要順利落地生根、茁壯成長,很關鍵的一點是要打好“創新牌”。
環境企業走上科創板,“硬科技”是登板上市的首要條件,科創板同時十分注重科技創新及企業的商業模式。CEO特訓班在環境行業“創新”是特訓班的靈魂,而商業模式是特訓班從課程開始到結業貫穿始終。特訓班將實現三特:建立特別有價值的生態圈、創新特別有成長性的商業模式、磨練和擁有特別強大的心理資本。在特訓班有兩門課程是每期班必須學習的,一門叫《商業模式七步法》和《產品創新八部法》,這兩門課程將帶領環境產業CEO學員如何驗證自己的企業商業模式以及如何打造最具成長性的商業模式,而創新八部法是如何讓企業為客戶創造新價值。其中還有《商業模式案例解析》以及多次根據《商業模式七步法》完成的課堂上私董會案例。特訓班不僅讓老師講述如何打造最具成長性的商業模式還有行業大咖及CEO學員共同在課堂為學員案例進行出謀劃策。
兼具科技創新和成長性的商業模式,不僅是科技創新企業的登陸科創板的有力條件,也是未來的快速發展之道。
中國一直希望能建立自己的納斯達克,助力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從創業板、新三板再到科創板,中國資本市場一直在探索,可以說是念念不忘,孜孜以求。有很多業內資本專家說中國的科創板很像納斯達克,那么科創板與納斯達克有哪些聯系和差別呢?近期E20環境商學院將邀請納斯達克的資深專家來到特訓班為同學們重磅解讀!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