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水江市在制定《冷水江市錫礦山轉型發展建設傳統礦區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示范區實施方案(2014-2030年)》《冷水江市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制定了《冷水江市錫礦山地區廢渣整治工作方案》《冷水江市漣溪河、青豐河達標整改方案》《冷水江市銻污染整治行動計劃(2017-2022年)》等綜合治理方案。
(二)2017年8月,婁底市與郴州钖濤環保公司簽訂了砷堿渣無害化處理生產線委托運營框架協議。總共投入4.53億元推進對四類廢渣的治理。對一般廢渣,已實施完成廢渣治理項目7個,治理歷史遺留廢渣2070萬噸;正在建設的7個廢渣綜合整治項目相繼進入施工掃尾階段,涉及渣量1510萬噸,到2017年底,共治理廢渣3590萬噸;對廢石等Ⅰ類一般固廢,采取礦區復綠方式進行治理,已完成約500萬噸的治理量;對于尚未治理的1700余噸固廢,婁底市正在編制治理方案。對混合砷堿渣,制定了《礦山地區歷史遺留砷堿渣(野外混合渣)安全處置工程整改工作方案》,安全處置工程項目已于2017年9月16日開工建設。大力推進生態修復,實施萬畝大造林專項行動,已建成2萬畝礦區復綠示范基地,在銻礦核心區連片種植1萬畝防污抗污林,開發林業產業基地1萬畝。
(三)對現有的砷堿渣無害化處理生產線進行維修維護后開展試生產,針對試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拿出改造方案,改造驗收通過后按冷水江市政府原簽協議交由第三方運營;鼓勵環保機構對砷堿渣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技術進行深度研發;按照省發改委砷堿渣治理專題調度會議要求完善整改方案后,將對現有生產線實施改造,力爭早日實現規模化運營。
(四)對錫礦山地區涉銻企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企業超標排污行為。對銻都環保公司砷堿渣無害化處置中心超標外排重金屬廢水的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罰款3.1萬元,責令企業迅速整改,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六十二、在郴州、衡陽、湘西自治州督察發現,部分尾礦庫排水重金屬嚴重超標。(正在整改)
(一)開展全面排查。3個市州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省尾礦庫及其采選、冶煉企業環境污染和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分別制定了工業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轄區內所有工業尾礦庫進行全面排查,做到不留隱患、不留死角,嚴格按照“一庫一表”認真填寫《工業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表》。
(二)分類推進治理。3個市州根據存在問題尾礦庫的性質、環評情況、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情況、應急防控設施建設情況、對周邊污染情況等制定尾礦庫綜合整改方案,展開分類治理。截至2018年8月底,3個市州共排查有問題的尾礦庫59個,完成整改52個,正在整改7個。其中衡陽10個尾礦庫、郴州40個尾礦庫已全部完成整改,湘西自治州9個尾礦庫已完成整改2個,7個正在推進整治。
(三)加強監管執法。衡陽市對金龍礦業尾礦庫存在的滲漏廢水超標等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并責令整改。湘西自治州對保靖志民錳業等6家問題企業依法進行了嚴厲查處,責令企業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款共計37.8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3件(涉行政拘留案件1件,涉刑事犯罪案件2件)。郴州市對桂陽縣社會福利廠因違法生產導致尾砂庫外排廢水超標案件立案查處,并將責任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六十三、郴州市東河流域谷家尾礦庫庫容100多萬立方米,現存放含重金屬尾砂,由于治理項目推進不力,環境污染持續發生。(完成整改)
(一)郴州市蘇仙區對谷家尾礦庫違法行為開展了立案調查工作,于2017年5月對中信興光礦業公司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刑事拘留。中信興光礦業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制定了應急治理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對庫區灘面進行覆蓋,編制完成了《中信興光礦業有限公司谷家尾礦庫含砷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設計處理能力60噸/日,該污水處置設施于2017年6月28日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通過定期監測數據顯示,處理外排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
(二)蘇仙區責令中信興光礦業有限公司籌措資金,嚴格按《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和省安監局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方案進行閉庫施工。谷家尾礦庫閉庫工程于2017年11月初完成施工。同時,蘇仙區舉一反三,對轄區內的尾礦庫開展排查整治。
六十四、郴州永興縣金銀及稀貴金屬產業整合升級進展緩慢,30家企業入園項目至督察時僅4家完成建設;部分企業不符合產業政策,現場督察發現,仍有多家企業使用鼓風爐、焙燒爐、反射爐等落后設備,生產時污染嚴重。(完成整改)
(一)永興縣制定了《永興縣貫徹落實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永興縣稀貴金屬產業整合升級方案》《永興縣落實金銀稀貴金屬產業整合升級進展緩慢整改工作攻堅方案》等文件,細化明確了整改內容、整改措施、整改時限、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實行“縣級領導聯企包項、幫扶單位責任包干” “一企一策”,強化對口聯系、責任壓實。
(二)根據整改方案,永興縣對入園企業的生產設備進行了全面排查,并將排查情況逐一登記造冊,對企業的鼓風爐、燃煤反射爐等落后生產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排查并建立臺賬。目前,入園主體企業落后設施設備全部拆除到位,共整治園區內企業18家,徹底拆除鼓風爐29座、燃煤反射爐38座;共整治園區外企業107家,炸毀煙囪118根,徹底拆除生產設施設備,非法企業的關閉取締工作全面完成。遺留廢渣已分類集中整理入庫,同時加快處理進度。
(三)永興縣嚴把企業入園準入關,嚴格執行國家產業和環保準入政策,對入園項目進展情況實行周跟蹤、旬匯報、月調度制度,統籌解決稀貴金屬產業整合升級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有能力入園的企業在2017年底已全部入園開工建設。
六十五、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滯后,岳陽市至今仍未建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推進)
岳陽市制定《岳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專項整改方案》,目前,該中心已開工建設,預計醫療廢物蒸煮車間、污水處理站和消防水池于2018年9月30日前主體工程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在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成投運之前,岳陽市三區六縣的醫療廢物由岳陽市方向固廢安全處置有限公司進行收集、轉運至常德安邦醫療廢物處置公司進行處置。加強執法監管,開展危險廢物專項執法行動,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210人次,執法車輛264臺次,檢查危險廢物經營單位27家,危險廢物產生單位600多家,其中排查醫療產廢單位300余家、汽修行業產廢單位120家。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