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開展全國城市供水、供氣、供暖、電信領域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發改價監〔2017〕1773號)。檢查將從2017年11月1日開始至2018年6月30日結束。針對通知中供水領域的價格和收費行為,E20環境平臺·供水聯盟特別邀請到五位行業專家進行解讀,分享觀點與智慧。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開展全國城市供水、供氣、供暖、電信領域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發改價監〔2017〕1773號)。該通知是為貫徹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對城市供水、供氣、供暖、電信領域的價格監管,規范價格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針對通知中供水領域的價格和收費行為,E20環境平臺·供水聯盟特別邀請到五位行業專家進行解讀,分享觀點與智慧。
檢查內容中關于供水企業價格和收費行為的原文
1.高于政府定價銷售自來水,不執行分類水價,混淆用水對象性質,變相多收水費的行為;
2.擅自制定項目和標準并收費,或強制或變相強制服務并收費的行為;
3.分解收費項目重復收費和擴大收費范圍收費以及在供水安裝或改造工程中的亂收費行為;
4.繼續或變相收取國家或地方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的行為;
5.在代收規定的費用之外,搭車加收其他費用的行為;
6.其他價格違法行為。
檢查時限為2016年1月1日以來有關領域價格法律、法規及政策執行情況,重大問題可追溯。檢查時間從2017年11月1日開始至2018年6月30日結束。
規范價格行為,保障用戶權益
北控水務中部區副總經理孫曉航表示,該通知是落實“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國辦發2017(57號)》,在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具體舉措;進一步呼應了2016年工商總局集中整治公用行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專項執法行動。
《國辦發2017(57號)》明確提出“大力提升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用事業服務質量和效率,對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公用事業單位及銀行等服務機構要加強監管,引入社會評價,促進其提高服務水平,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要及時督促解決。加快推進公用事業領域改革,打破不合理壟斷,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以競爭推動服務質量提升”。說明國務院要求各部門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通過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場環境,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此舉與在上述行業通過大力推行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轉變公用事業單位的服務意識和角色有異曲同工之處。
江蘇江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吳耀東對價格檢查意見也表示贊同。誠信、守約、征信,權責明確,作為上市公司各項信息公開,也有必要配合國家價格檢查,保障用戶權益不受侵害,減輕群眾負擔。一切經營按價格法律、法規及政策執行,重大問題可追溯。
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方曄談到,“自來水作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政府理應對價格、產品質量以及服務等實施有效管控,所以開展全國城市供水、供氣、供暖、電信領域價格重點檢查是正常的管理行為。文中所列的6種行為,據我所知在地級以上城市水司應該不多見,當然也不能排除,所以,重點檢查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價格檢查折射出水務行業定價不透明
水視點網創始人高雅麟在《警惕:不要做一條不知水的魚》一文中道明水務企業運營中的隱患,需要警惕。水務公司管理者容易忽視掉業內的慣例行為,而慣例行為的背后,往往是“法不責眾”的想法。合情、合理、合法,有時候是不能并存的。
例如混合用水,雖然在有些城市的供水價格管理辦法中已明確規定,混合用水未分表計量時,實行“計價從高”原則,但在檢查過程中,極易成為第1條中“變相多收水費的行為”。這需要在法律層面上予以完善,并與用戶有充分的溝通與協調。
針對第2條,首先要特別注意在水價收取的項目中,審批的主體是不是合法,在執行的方式上是不是存在“強制”或“變相強制”。其中包括一些水費構成項目收取,實際上是水費的“加價”行為,是否按規定的“聽證”程序執行很關鍵。
針對第3條,比如污水處理費在自來水價中收取,是一個極其普遍的做法。但根據相關規定,有些區域污水處理費不予收取,但在區域邊界可能不清晰,只有“原則”上的約定,而沒有“細則”上的實施。這類行為,是否有可能成為“變相的擴大收費范圍”的行為?
又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同意或默認把衛生費也放在水費中收取,這是否屬于第5條“在代收規定的費用之外,搭車加收其他費用的行為”?雖不是供水企業的初衷,但供水企業作為收費主體,依然存在法律上的風險。
孫曉航分析,價格檢查的要求間接反映了群眾對我國供水等公用行業因壟斷性帶來的創新不足;定價不透明、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的詬病,互聯網傳媒的發展使之前的“灰色”收入愈加透明化。而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以上自然壟斷行業定價主管部門,一方面承擔了來自國務院的上層壓力;同時,行業監管部門全國工商總局近年來陸續查處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定交易案、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6起供水企業壟斷案也讓發改委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開展全國城市供水、供氣、供暖、電信領域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實際上是發改委對此前行業管理滯后情況的自查自糾,進一步表達了推進行業市場化和外部監督的決心。
健全水價結構,提升服務意識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