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王天義:建議國家層面直接操作一些大型PPP項目

時間:2017-03-24 21:2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趙凡整理

評論(

2017年以來,環保領域空氣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復領域的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在利好效應帶動下,環保類PPP項目進入加速釋放、加速落地的時期。那么,什么是正確的PPP?我們又如何正確地做PPP?在“2017(第十五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PPP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天義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350V7743(網頁).jpg

以下為王天義論壇發言摘要:(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PPP的三大要素

中國水業PPP模式運用的比較早,也用的比較好,但在有些行業就出現不少問題。到底什么是PPP?我們又如何正確地做PPP?我想用最簡單的文字來概述,那就是政企合作提供公共產品。從這句話當中,可以解讀出PPP的三大要素:合作主體、合作內容與合作關系。

合作主體: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

或者說,政府與企業(社會資本),只是在中國,地方政府直屬或控股平臺公司或國企,在本地PPP項目中既不可以代表政府方,也不可以作為獨立或控股社會資本方。

合作內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什么關系?沒有設施就沒法提供服務,要提供服務就要依賴設施。從國際社會來看,基礎設施可以分成經濟類和社會類兩類。基礎設施的提供有三種方式,公立、私立和公私合立。公私合立,也就是PPP,又分三種模式:一是企業既提供設施又提供服務,二是企業提供設施,政府提供服務;三是政府提供設施,企業提供服務。

合作關系:伙伴關系

政企伙伴關系,說到底是一系列共同理念,如風險分擔、利益分享、合理回報、物有所值、承受能力、契約精神等。

做好PPP需要博大情懷

如果把把PPP的價值認知和理念認同視為一種情懷,把項目具體操作視為一種格局的話,中國目前PPP的現狀,我總感覺似乎情懷小了一點,格局大了一點。

一方面大家在PPP的價值認知、理念認同方面遠遠不夠,相應的宣傳、培訓與解讀不到位,我們很多地方政府的主要決策者很少參加系統培訓,更多時候把PPP只作為一種融資工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情懷確實小了一點。

另一方面,我們在PPP操作層面又整出太大格局,項目太多,項目太大,模式太復雜,還有不少假PPP,偽PPP,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綜合類巨型PPP,相對于短短三年時間,格局的確大了一點。

要做好PPP,可能要有更博大的情懷和更精準的格局。從情懷來說,PPP需要“七觀”:

持續觀。聯合國把PPP跟可持續發展聯系在一起,因為只有把PPP模式用好,才有可能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在做PPP標準,圍繞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來制定27個PPP標準。

帶路觀。中國一帶一路戰略需要PPP的支撐,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量基礎設施需要投資,而基礎設施又非常適合采用PPP模式,所以中國不僅資金、技術要走出去,中國PPP模式和經驗也要走出去。

融資觀。對此我們最好理解甚至是過度理解。

效率觀。國外很多國家的PPP項目規模不大,但非常看重效率。新加坡政府只做了十三個PPP項目,而且新加坡政府從來不把PPP的融資功能看的很重,他們更看好企業在PPP項目運作中表現出的高效率。

公私觀。要發展市場經濟,我們需要重新確立正確、科學的公私觀。公私需要分明,公私也可以平等友好的合作。政企可能官商勾結,政企也能合作共贏。

契約觀。契約精神缺失是我們的整體傷痛,用資金、效益、責任、公眾利益捆綁起來形成的PPP的合約,具有強制約束力,這有利于提升政企雙方乃至更多參與者的契約精神和法制意識。

治理觀。PPP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國家治理能力。

做好PPP需要精準格局

這里我想談三個問題:第一、關于中央頂層設計;第二、關于國有企業參與;第三、關于金融機構主導。

中央頂層設計:國家應直接操作一些大型PPP項目

中央頂層設計,有兩種模式,一是由中央政府既制定政策法規又具體操作,英國、愛爾蘭、新加坡等國家都如此,二是中央只制定法律、政策、合同指導等,項目具體操作交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世界很多國家都采用這種設計,包括日本、波蘭、中國等。當然,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不同的國家要針對具體國情采取最合適自己國家的模式。

對于中國PPP的發展,我有兩點建議:第一,中央建立一個集中的、權威性的PPP機構,通過制定法規、政策、規范文本等,用于指導全國的PPP實踐。第二,少量大型、新型、綜合性、跨地區的PPP項目交由中央的這個機構直接操作,這樣既可以積累PPP操作的實戰經驗,同時也有利于提升PPP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水平。

國有企業參與:誰能做得更好就由誰來做

在國有企業能不能擔當社會資本參與PPP這個問題上,我持開放的態度。我認為相對于PPP的成敗,社會資本的公私屬性是第二位的,誰能做的更好就由誰來做。因為PPP項目一般是公益性的基礎設施項目,一旦失敗,其后果非常嚴重。廣大的民營企業有更廣闊的市場,可以在更廣泛的、完全市場化的領域去創新創業,競爭發展。

金融機構主導:合法但不合理

政府做PPP看重社會資本的三個能力:投資能力、建造能力和運營維護能力。如果能尋找到一個集三種能力于一身的社會資本,是最完美的。如果三種能力不足,那就退而求其次,那尋找同時具有兩種能力的社會資本,具有投資能力和建造能力,或具有投資能力和運營能力。同時具有投資能力和建造能力的企業,主要是大型建筑企業,但他們更比較適合做EPC而不是PPP。同時具有投資能力和運營能力的企業,是比較適合做社會資本的,而且由他們外包建造業務,也會從后續運營角度實施有效監管。如果只有一種能力呢?三家可以組成聯合體。雖然銀行從法理上可以外包建造和運營,但從政府角度,不可控的風險挺大,所以我說金融機構獨攬PPP雖然合法但不合理更不易合格。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