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環保市場的紅利不斷釋放,環保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環保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資本在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整個產業也在不斷變革,在環境產業2.0時代,資本儼然成為市場中的一個驅動機,環境企業迫切需要解決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在環境產業進入3.0時代以后,產業進入創造增量的時代,產融結合也成為資本在環境市場的一種發展趨勢。
為了更好的實現產融結合的升級,為金融機構建立大體量、低分險,更快速地向環境產業進行融通的資本通道,創造商業機會和商業模式。同時也為環保市場接入源源不斷的資本動力,在3月23日的“2017(第十五屆)水業戰略論壇”上,由E20環境平臺聯合中信銀行、清控金信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共同發起的“藍色產融促進聯盟”(下稱“聯盟”)正式成立。
現場企業代表分別對“聯盟”發表了祝愿,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兼職教授傅濤現場宣讀“聯盟”發展倡議書(見附1),希望藍色產融促進聯盟成為連接環境產業和資本金融的解碼器,并邀請有志于環保行業產融合作的金融家和企業家參與,一起推動產業發展。
9家企業嘉賓共同見證“聯盟”成立
注:圖中嘉賓從左往右分別為: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福生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劉偉巖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鄭廣鋒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政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
中信銀行總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張琳
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公共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毅
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邵賓
清控金信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投資業務總監崔勇
【附1】
藍色產融促進聯盟倡議書
當生態文明成為國家戰略,環境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陸續發布,促使環境污染防治快速落地。
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之首,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
在環境治理中發揮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產業對資本融通的需求日益強烈,
資本已成為環境企業市場競爭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與此同時,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引領下,
環境產業和經濟發展正在發生融合,
環境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權重日益加大,
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板塊,以高預期備受資本關注。
環境產業需要懂產業的資本,資本也需要懂資本的企業,
產業和資本間的深度融合變得尤為迫切。
但是,環境產業因為強烈的政策性產業屬性,
有著與眾不同的風險特征、收益特征和資產特征,
資本市場難以按照通行的原則,識別優秀的環境產業主體,
環境產業也很難按照固有的思維,簡單對接多層次資本。
為此,我們倡議:
匯聚有綠色情懷、有創新實力、有雄厚資本的金融機構,
聯合有品牌、有擔當、有資本經驗的環境產業領軍企業,
協同創新,釋放產業和資本相互融合的跨界智慧,
構建貫穿金融與產業的平臺型機構:藍色產融促進聯盟。
我們將
共同探索符合環境產業特性的金融評價標準,
構架多層次的環境產業資本融通通道,
組織開展產融結合的項目試點,
以生態協同的方式創造商業機會,創新商業模式,
讓產業和資本,共生共贏,卓越同行,
我們將共同探索和實踐兩山論,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附2】:見證嘉賓對“聯盟”寄語
唐福生:產融聯盟為企業帶來二次發展的新動力。
劉偉巖:產融聯盟服務于藍色星球下的我們共同的發展。
鄭廣鋒:環保企業、環保行業正可謂風華正茂,讓我們攜手在資本的幫助下走向騰飛。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