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污染處置須走循環可持續發展道路,依靠分散靈活生物降解為主的循環自然處理方式勢在必行。BSFRTM活性生物污泥過濾反應器是北京萬侯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新一代污廢水處理系統。其優異的處理性能可使出水主要污染物(總磷除外)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排放標準,若出水后末端輔以化學除磷加藥及深度過濾處理,可同時確保懸浮物和總磷嚴格達標。可作為中水用于沖廁、綠化、灌溉、景觀用水。出水水質(總氮總磷除外)接近《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標準,出水再經濕地、氧化塘處理后,可補充進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系。
韓峰(北京萬侯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一、村鎮污染現狀
我國有8億農民居住在300萬個自然村,村鎮人居環境普遍較差。每年有超過2500萬噸生活污水直接排放,1.2億噸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造成河道、水塘污染,各種點源、面源污染嚴重威脅國民的生存環境及糧食安全。曾經中國的自然保持土壤肥力與生態健康的自然循環農業,正被大工業化的大化肥、大農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無機能裹挾,原本可作為肥料資源的生活有機廢棄物卻變成了污染環境的垃圾。
近些年,我國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延伸和升級,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重點在于把握農村發展內在規律,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村鎮城鎮化不能再照搬大城市大拆大建基礎設施的模式,應以促進農業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緩解大城市膨脹壓力、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居住文化為目標。只有秉持以人為本、生態文明、合理規劃理念,走低消耗、低影響、可持續、微循環的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新道路,才能讓人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二、村鎮污染的自然處理之道——微循環生物降解
目前快速發展的城市生產生活材料大部分轉化為垃圾,很少一部分得到回收利用,大部分城市垃圾一般集中運輸填埋焚燒,城市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造成諸如:填埋場超負荷運行,污水處理運營管理復雜、污泥處置成本居高不下,嚴重超越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容量,形成了較多城市弊病。造成上述污染的根源在于村鎮生產生活方式與自然的對立,即:生產、消費、降解三者的失衡。
與城市相比,村鎮生產生活相對分散,集中處理方式在前期投入、維護管理方面投入過大,與村鎮經濟現狀不相適應,因此村鎮污染處置決不能重蹈覆轍,須走循環可持續發展道路,依靠分散靈活生物降解為主的循環自然處理方式勢在必行。
三、村鎮水污染處理的最佳選擇——分散式污水處理
集中式污水處理在我國城市水環境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具有運行費用適中、管理維護方便的優點。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口劇增及人們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暴露出處理廠占地面積大,管網建設及維護費用高、處理效率低、污水資源化不足、收集率不高等問題。
分散式污水處理方式是集中式污水處理的有效補充。分散式中小型污水處理技術可以對污水進行就地處理,達標排放或就地回用,具有節約管網建設和維護費用、占地面積小、環境影響較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等優點(見表1)。
表1污水處理集中式/分散式主要對比四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