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安全關乎全社會的生產及生活,在此過程中供水企業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作為首批授牌的4A級供水服務企業,在“2013(第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珠海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曄在接受中國水網記者采訪時分享了公司運營的成功經驗,他指出,“保障供水安全是公司的第一大要務”。
珠海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曄接受中國水網記者采訪
數字化水源系統節能降耗
“為應對珠海咸潮及為澳門供水,珠海水務通過泵站和管網將江河和水庫連通,逐步建設了‘江水為主、水庫為輔、江庫結合、庫庫連通、科學調度、經濟運行’的城市供水格局,建立了完善的原水系統,使每個水廠都有兩個以上的水源,保障供水安全。該系統的優勢在于水源優化調度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方曄向中國水網記者介紹說,“通過建立原水系統數學模型,一方面保障了水質安全;另一方面降低了運行能耗。由于供水系統龐大、復雜,致使泵站電耗量大,通過數學模型計算能夠實現降低水庫水位、減少開機、科學調度,從而降低原水電耗,僅這一項每年可以節省數百萬元的電費”,但是方曄也強調,“珠海江、庫聯通的多水源系統和聯合調度理念為保障珠、澳兩地安全供水發揮了巨大作用,也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流域調度的理論和內涵,其調度理念是可以在業內推廣的,但水源系統不可復制,需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確定各自的多水源保障體系方案”。
多環節保障水質安全
在談及水質安全時方曄指出,目前我國水源污染嚴重,政府對水質監管力度還存在薄弱環節,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只是做好供水水質處理這一環節的供水企業而言,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為保障水質安全,珠海水務從多方面健全保障體系建設。首先是建立了多水源調度系統;其次,公司有全方位的原水水質監測體系,每年定期對西江上游水源進行水質監測,并與西江沿線水司和相關檢測單位聯合,建立西江水質預警監測網。第三,積極與相關院校、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研究,承擔國家863重大項目,對整個流域的水質風險進行判斷評估,對重大污染風險源進行動態排序,探尋污染物檢測和應急處置方法,實現污染水不進廠,減輕水廠處理壓力;同時根據流域水質評價,掌握水質發展趨勢,為水廠改造和新廠設計提供工藝選擇依據。四是根據水源水質的變化,進行處理工藝的升級改造。五是保障入戶水質安全,做好出廠水質及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和管理體系建設”。方曄強調,“保障水質安全是供水企業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只有強化全社會對水源的保護意識,確保合格水源,保障供水水質才有希望”。
多渠道降低產銷差率
“產銷差率是體現水司運營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降低產銷差率,減少漏損只是一個方面,而關鍵在于計量”。方曄指出,珠海水務通過多種渠道降低產銷差率:一是實現數字化,將全部運行參數實現數字化,研究做細表務工作。二是精細化,將產銷差率進行分解,如區分表觀漏損和物理漏損,對大表和零水量進行統計,對用戶用水規律進行分析等,深入挖掘數據。三是貨幣化,將生產運營的每個環節與財務掛鉤,對所有財務數據賦予其業務屬性,使各部門清晰每筆資金的用途以及生產行為的含金量,強化供水生產的績效管理。四是系統化,即從原水到用戶的全系統節能,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和人員,健全探漏測漏體系;重點抓好服務計量、管網改造等供水環節。五是培養管理干部,促進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方曄表示,“珠海水務集團從2000年開始走城鄉供水一體化道路,目前已實現全市城鄉供水抄表到戶,農村供水產銷差率非常高,全市產銷差率由一體化前的不到10%一路上升到17.35%左右,經過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經遏制住上升的勢頭,可望逐年下降,降低產銷差率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集團將繼續深化管理,逐步使之降到合理水平。”
探索農村水改新模式
農村水改的目的是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但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農村的做法資金投入巨大,同時由于管道長、用水量小、產銷差率大、水質安全風險大、運營費用高等問題,制約了農村飲用水的發展。方曄指出,從水質安全和運營角度考慮,城市供水管網全覆蓋并不是解決農村供水問題的唯一出路,解決農村供水矛盾首先要因地制宜,在離城市供水系統近的地區,實現農村供水與城市供水管網的對接;在有水源的農村地區,可進行改造提升,建設小型供水系統,從而降低投入和運營成本,并實現農村供水管理全覆蓋,由有資質、有能力的供水運營企業代管,提升農村供水管理水平。
作為國有企業,珠海水務肩負著投資發展、環境保護、社會服務、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四大職責。方曄介紹,隨著諸多市政公用工程陸續建成運營,珠海水務集團將在水務環保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一體兩翼一拓展”的戰略構想,以供水業務為基礎,積極培育污水和固廢處理業務,拓展水務環境產業鏈相關輔助業務,力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域性大型綜合水務環境企業集團。
編輯:鄭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