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5-04-10 11:17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作者: 薛濤
水務類上市公司易主或將再添新例。2025年至今,已有多家水務上市公司發生或擬進行控制權變更。
“與2018年國資跑步進入環保行業不同,本輪國資入主的動機更為多元。”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稱,水務企業受多重因素影響業績不佳,行業整體處于低谷期,估值偏低;同時,這類并購是在不構成借殼上市前提下的“渠道通路”。在此背景下,國資既帶有紓困性質,也包含戰略布局考量,部分案例還可能涉及戰略性資產重組。
水務類上市公司易主或將再添新例。4月7日晚,太和水最新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何文輝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北京欣欣炫燦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簡稱“北京欣欣”)轉讓公司無限售流通股1358.96萬股;并自本次股份轉讓相應股份過戶登記完成之日起,將其持有的部分剩余上市公司股份所擁有的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委托給北京欣欣行使。交易完成后,北京欣欣成為太和水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北京欣欣的共同實控人何凡、蔣利順、董津。
記者注意到,2025年至今,已有包括深水海納、博世科、萬德斯在內的多家水務上市公司發生或擬進行控制權變更。其中,萬德斯在3月引入瑞源國際作為股東后,轉為無實控人狀態;茂名市國資委入主深水海納也在穩步推進中;博世科則于2月完成實控人變更,廣西國資正式入主。
“與2018年國資跑步進入環保行業不同,本輪國資入主的動機更為多元。”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稱,水務企業受多重因素影響業績不佳,行業整體處于低谷期,估值偏低;同時,這類并購是在不構成借殼上市前提下的“渠道通路”。在此背景下,國資既帶有紓困性質,也包含戰略布局考量,部分案例還可能涉及戰略性資產重組。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國資正從單一資本輸血轉向“技術導入+區域資源協同”深度整合,從而推動水務行業從分散競爭向集約化、專業化運營轉型,行業格局面臨重構。
01業績承壓 水務企業“謀變”
水務上市公司緣何紛紛轉讓股權?這與相關公司業績表現不無關系。前述4家籌劃易主的公司,凈利潤均處于虧損狀態。以太和水為例,3月25日,公司披露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三次風險提示公告。
太和水預計2024年利潤總額為-2.7億元到-3.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71億元到-3.21億元,扣非凈利潤為-2.73億元到-3.3億元;預計營業收入為1.3億元到1.7億元,低于3億元。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太和水2024年業績觸碰“營收低于3億元的”指標紅線,公司股票在2024年年報披露后可能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被“*ST”。
“當前,水務行業面臨‘新增項目數量減少、存量項目回款困難’的雙重壓力。”薛濤表示:一方面,隨著基建投資節奏放緩,配套城市開發的水務項目市場需求明顯收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財政承壓導致支付能力下降,企業應收賬款周期持續延長。
再看萬德斯,近年來,受行業競爭加劇、應收賬款回款困難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欠佳。2022年至2024年,萬德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60億元、8.10億元和6.2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22億元、-0.87億元和-0.68億元。
“受到行業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且公司更加注重客戶償付能力,提高客戶篩選標準,造成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經過‘提質增效’措施后,剛性支出同比下降但基數仍然較大,從而出現虧損。”萬德斯在2024年業績快報中表示。
3月14日晚,萬德斯突發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3月21日晚,萬德斯公告顯示,公司實控人劉軍、大股東宮建瑞與瑞源國際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瑞源國際”)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轉讓其持有的萬德斯100%股權,轉讓價款合計4.13億元。若交易順利完成,萬德斯將變更為無實控人狀態。
同樣業績表現欠佳,擬易主的還有深水海納。2024年12月,深水海納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李海波及一致行動人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如本次交易最終實施,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李海波變更為茂名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茂名發展”),實控人將變更為茂名市國資委。
最新進展顯示,李海波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博創、深水合伙已與茂名發展簽署了《備忘錄(二)》;且李海波及其一致行動人“深水合伙”已分別將其持有的119萬股、173萬股公司股份質押給茂名發展,本次股份質押用于為茂名發展提供的股份轉讓訂金進行擔保。
02?深度整合 地方國資布局
記者梳理近期水務行業易主案例發現,地方國資正成為上市公司控股權的主要接盤方,且在股權轉讓方案、交易條款設計上呈現出差異化特征。
“從短期效應看,國資入主能為水務企業提供急需的資金支持,緩解流動性壓力;從長期戰略考量,地方國資也有‘技術導入+區域資源協同’深度整合意圖。”前述業內人士說,水處理技術龍頭企業博世科和工業園區水務專業運營商深水海納,便是典型案例。
1月20日晚,博世科公告披露,南寧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化集團”)擬取得公司控制權,公司實控人擬變更為廣西國資委。
南化集團曾是全國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生產基地、華南最大的氯堿企業。南化集團背后的北部灣港務集團是廣西的經濟支柱企業,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顯著優勢。而“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工業領域”正是博世科近年來業務轉型的重點。截至2024年4月下旬,博世科在手工業類設備供貨訂單金額約19.18億元(含已中標),該類訂單主要客戶均為國內外造紙龍頭企業。
“瑞源國際(奇瑞子公司)戰略入股萬德斯,深度產業整合意圖更為明顯。”薛濤認為,在全球積極推進“雙碳”的大背景下,作為連續多年品牌乘用車出口量第一的奇瑞,也根據國內外相關法規要求,提前布局資源循環利用業務板塊,即瞄準環保產業鏈的延伸協同,依托萬德斯在固廢處置及能源材料領域的技術積累,加快構建“汽車制造—環保處置—資源再生—汽車制造”閉環,推動環保業務與汽車主業的協同發展,助力全球“雙碳”目標的實現。
編輯: 李丹
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沈陽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應用中心村鎮水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部“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特聘顧問。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碧水源、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出版書籍有《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和《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其中,《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國全球繁榮基金全國水務PPP示范項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務市場化改革的進展與政策建議研究、貴陽南明河綜合整治(BOT+TOT)項目(北控水務) 、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世行貸款寧波廚余PPP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