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05-31 09:02
來源: E20綠谷工作室
作者: 谷林
作為宜興接班較早的環二代,邵焜琨在父輩的企業工作了幾年之后,自主創業,成為國合基地的總經理。國合基地聚焦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孵化和推廣,突破了宜興環保的傳統業務模式,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宜興環保設備企業發展的方向。已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的國合基地,也正在邵焜琨的帶領下,積極籌劃上市。
看過我二代系列之前文章的讀者,應該對邵焜琨這個名字不會陌生。作為宜興接班較早的環二代,他在父輩的企業工作了幾年之后,自主創業,成為國合基地的總經理。國合基地聚焦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孵化和推廣,突破了宜興環保的傳統業務模式,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宜興環保設備企業發展的方向。邵焜琨本人也被評選為全國僑聯系統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江蘇省“四千四萬精神”創新創業代表人物、江蘇省僑創聯盟副理事長、無錫市十佳海歸創新創業之星、宜興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已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的國合基地,也正在邵焜琨的帶領下,積極籌劃上市。
邵焜琨
選擇接班擔負起父輩的希望 也看好環保產業的未來
邵焜琨本科畢業于東南大學,后獲得公派留學的機會,200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情報學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后進入父親的公司工作。
邵焜琨曾經也想過和一些朋友們一樣,在別的行業創業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接班:“我們這一代人,擔負著父輩的希望。父輩為我們創造了優越富足的條件,我們可以好好享受,但其實我們也有自己的理想,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恰巧,環保也趕上了好時機。”他認為,國家利好,是個機會。宜興環保也必將隨之發生變化和大的整合。
在接班的問題上,他也與父親形成了共識:“接班,不是一上來就讓下一輩接手管理,而是先從他最基礎的地方和部門做起,一點點歷練,互相融合,最后實現平穩過渡。”
剛進公司時,邵焜琨被安排到與其專業契合的外貿部門,負責市場拓展和國際合作工作,他的父親則重點負責銷售等核心業務。對于邵焜琨,其父親邵中平感到“很自豪”,他對兒子的評價是:“很有想法,挺能干”,“很有進取心,善于思考,溝通能力也不錯”。
經過幾年各自獨立又互相交融的磨合,邵焜琨的能力不僅得到了父親的信任,敢于創新且為人務實的做事風格也得到了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的認可。在2015年作者采訪邵中平時,他表示“很多大事都由焜琨自己做主,我就幫著把下關。”
2012年,菲力環保與日本著名跨國企業伊藤忠、宜興環科園共同合作,組建江蘇中宜環科水體修復有限公司,邵中平就讓邵焜琨獨立負責、獨當大任了。
帶領國合基地三步走 正在啟動上市計劃
時隔6年,再次見到邵焜琨時,他正帶領著另一家新公司——國合基地向上市之路前行。
在執掌中宜修復過程中,邵焜琨發現中外環境領域合作存在長期的信息不對稱,國際交流頻繁而合作成功概率偏低。他覺得這是一個商業機會——依托環保產業集聚區的完整產業鏈優勢,服務于環境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最終投資孵化出一批擁有細分領域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科創型環保企業。2017年,他成為國合環境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執行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2019年,國合基地被正式寫入《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成為江蘇省重點推進建設的重大(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對于以水處理設備為主的宜興環保產業來說,這是一家不同于宜興環保以往業務形態的公司。而在作者走進國合基地的辦公場地時,也感受到了與宜興傳統環保企業不一樣的風格:時尚、高端、生態、科技感十足。
國合基地的展示廳、會議廳和廠區
根據邵焜琨的介紹,從2017年成立國合基地到如今,公司已經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做技術孵化。邵焜琨介紹,根據設想,新企業應該具備什么特點?經過研究,他們總結了三個結論:
第一,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所有權。如果企業沒有專利技術所有權,就缺乏持續增長的能力。
第二,要有專業技術團隊。否則專利技術無法消化、吸收,就無法實現一個長周期的增長。
第三,必須結合宜興環保產業集聚區的制造優勢,實現本土化制造,替代進口,提高性價比。
至2019年中,在宜興成功培育落戶14家合資企業(中外合資/合作6家):合資/合作對象不乏世界知名的企業和組織,如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美國弗若斯特沙利文、日本松江土建株式會社、韓國KC RIVERTECH株式會社等。業務領域覆蓋環保產業各新興細分領域(水生態、水安全、固危廢處置)、國際清潔技術轉移、智慧環保智能制造等。
第二階段是自2019年開始,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國內多家央企、上市公司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結合雙方各自的資源優勢,通過構建股權鏈接,共同致力于功能型平臺公司的設立,圍繞工業單品定制、技術集成開發展開合作。
國合基地的目標是用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成立4家混改公司。如果4家分公司成立,就會把其首臺套的能力復制成智能制造。這樣就會以單品智能制造為結合點,為合作的央企國企做定制化服務。國合基地的生產能力提升之后,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規模化效應。
與此同時,國合基地也正在開展區域布局,與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建立股權合作關系,共建科創型環保產業園區。在邵焜琨看來,地方國企有非常強的項目獲取能力,但地區發展需要產業引入,而國合基地愿意幫助政府引進產業、孵化企業,構建創新型平臺。對于雙方來說,是通過互相賦能,實現共贏。
編輯: 陳偉浩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